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2024-02-21 06:49:24)
标签:

景德镇浮梁红塔

南充白塔

平凉崆峒山皇城古建筑

杭州六和塔

衢州弥陀寺

分类: 第八轮

江西景德镇  浮梁红塔

(2018. 10. 23)

 

城盛难阻南北战

塔高或求本地安

乱世将终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景点介绍

浮梁红塔,位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旧城城内,昌江以西。塔高十三丈,分七层,每层六面,每面建有窗门,塔内有台阶供攀登。该塔角檐飞翘,铃铛作响,高大的塔影投入邻近的莲荷塘中,夕阳西照,景致绝妙,因塔壁原先抹砖的黄泥年代久远,其中的氧化铁逐渐外露,遂变成了红色,故俗称“红塔”。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历史背景】

浮梁红塔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 961)。此塔原名西塔寺塔,至明嘉靖三十四年,该地更名为漕仓,故别称漕仓塔。它与鄱阳永塔寺塔、信丰大对寺塔属同一类型。历史上,红塔曾被列为昌江八景之一。历代诗人题吟甚多。明代一文人登临塔峰,遥望四野,曾发出“影浸池塘夕阳中”,“江山如画兴无穷”的赞叹。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虽然建塔年代用的是北宋年号,可这此时此地究竟是属于北宋还是南唐,尚有待考证属于南唐的可能性大一些。此年正是南唐中主与后主的交替之年,或许建塔与此有关?

 

【旅游趣事】:

    过了城门楼,远远地就看到了红塔,红塔就在县衙正门前的广场上。专门还有一个小院子围着红塔,进了小院子一看,院子里除了这座塔,还有正门里的门房。另外,小院还有一个后门,大概是通向县衙里面。塔只能从外面看,不允许登塔,前后左右地看一圈用不了五分钟。只是塔正门前的两座石雕有点与众不同,有点像狮子,但比常见的石狮子要“瘦”。看完了塔,想着还是从正门进县衙,于是从红塔的院子正门原路返了回来。

 

 

 

 

甘肃平凉  崆峒山皇城古建筑群

(2018. 09. 13)

 

人盼江山一统

神佑世间太平

安宁有望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景点介绍

位于马鬃山,雄踞马鬃山之巅,海拔高度2036米,为崆峒山宫观之首,殿宇富丽堂皇,包括磨针观(飞仙阁、黑虎灵官洞、南崖宫)、十二元帅殿(三教洞、厢房、角楼)、灵官洞(牌坊、钟楼、鼓楼)、太白楼(南北厢房)、献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师殿、药王殿、老君楼(老子八十一画壁画)、天仙宫(轩辕殿、三霄殿、厢房)11处古建筑,规模宏大,错落有致。楼台殿宇在设计、构造、装饰和陈设方面匠心独具,被尊为古建筑艺术的瑰宝。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历史背景】

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7)政和年间(1111━1118),宋徽宗颁旨,重修山麓问道宫。明嘉靖二十年(1541)开始,平凉韩藩王室将马鬃山巅辟建为隍城,在隍城内重建真武殿,顶覆铁瓦,远望如金台玉阙,并增建献殿、药王殿、老君楼、太和楼、玉皇阁、灵官洞。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儿的人心够“大”的啊 --- 正处在北宋平蜀的进军路上,西北两面也不太平,这儿的人还有心思盖庙呢?

 

【旅游趣事】:

    花了近一个小时时间,逛完了东台、南台,在中台找个旅游景点图,对照手中的地图,随着也点了颗烟,一方面歇会儿,一方面也再确认一下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崆峒山的主要景点都在通往西台的路上,看看精神头儿上来了,就抬腿往西台的路上走去。到朝天门还要检一次票,过了朝天门,“好日子”也到头了 --- 再往前走就都是台阶了,而且还很陡。一路过遇真宫、上天梯……,近半个小时,终于呼哧带喘地到了皇城。这儿还有点“转头儿”,“糊涂庙糊涂神儿”地转悠了一圈,真觉得累了,往香山寺方向的景点干脆放弃了,转身往山下走去。

 

 

浙江杭州  六和塔

(2006. 12. 08)

 

中原烽烟乱兵刀,

东南忙治钱塘潮。

一隅割据近百载,

岂因宝塔镇河妖。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景点介绍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现塔身为八面七级,塔高5989米,占地约900平方米。外观13层,里面只有7(其中第六层封闭,第七层与塔身相通,成七明六暗的独特构造)。塔采用不同角度的拱,将各层回廊、小室、磴道、台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直达顶层。塔外各层檐角还挂有104只铁铃。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历史背景】

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俶舍园,派僧人智元禅师建塔,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如今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 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割据一省,维持近百年的政权,绝对不是靠建几座寺、修几座塔能做到的。用营销的话讲,维持少量固定客户,也需要付出努力。

 

【旅游趣事】:

开会后,请了两天年假,目的是“杭州游”,而不是“西湖游”。可西湖四面转遍,已经花了一天半,眼瞅着该奔机场赶飞机了,好歹咱也逛俩不在西湖边儿的景点啊!杭州的景点太多,放弃哪个有点都舍不得。在脑子里把这些景点反复过了几遍,打了个车就来到了六和塔。在塔下能清楚地看到塔的全貌,也能看到稍微远一点的钱塘江大桥。拍了几张照片后,仰头看看那高高的塔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钱塘江大桥,是真“咬牙”啊!可只要一抬腿,就“消耗”掉了咬牙得来的所有决心。试了几次,再抬手看看表,终于放弃了。哎!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没力气了!

 

 

浙江衢州  弥陀寺

(2016. 11. 17)

 

外邻孔府儒风浸

内供佛容梵音飘

仁爱同源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景点介绍

弥陀寺位于市区东部,南起新桥街,东侧与孔府、孔氏家庙相呼应,南面与府山公园相望。2002年,弥陀寺修复为前殿后殿二楹,座北朝南,均为砖木结构,三开间七桁架,中隔一座天井,灰瓦青砖马头墙展示着朴素无华的古建筑。

“点检做天子”---北宋一(太祖,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

【历史背景】

北宋开宝三年(970)通判朱惟和舍宅创建,元代中期被毁,至明洪武初年(1368)其后裔、迁居江山长台的朱文七捐资重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又毁。至明万历十三年僧真瑞及檀越朱人才重建坐北朝南的大殿。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西安诗僧祖江住持弥陀寺,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弥陀寺”寺名来自“南无阿弥陀佛”之佛语:“一句弥陀,性本有空,星皆拱北,水尽朝东。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有没有这种可能:当时北宋的战争威胁越来越重,想躲开这个是非之地,那就得放弃不动产。大家都这么想,房子自然也卖不上价钱,干脆捐给庙里算了,还算结个仙缘。

 

【旅游趣事】:

    孔府、府山、博物馆等几个城东的景点逛完了,下一个目标是城北的几处古迹。先沿着来时的道路往西走,到了第一个路口,觉得很浓重的香味扑鼻而来 --- 不是美食的香气,而是烧的香。反正也要往北走,就从这儿拐弯吧。往北走了几十米,就看见一股浓烟从路西的一个院子里腾空而起。进了院子,路北黄色的院墙上写着“南无阿弥佗佛”,香是从院子中间的香炉中出来的。庙并不大,山门即是前殿,正殿是“西方三圣殿”,至于什么“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一概不见。一边看一边琢磨,这庙是真的么,怎么跟别的庙格局不一样呢?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