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守成之令主云---辽朝四(圣宗,不确定时间)
标签:
葫芦岛菊花岛大龙宫寺呼和浩特白塔 |
分类: 第八轮 |
辽宁葫芦岛
(2011. 09. 16)
撼庭秋
契丹疆域千里,汉化深深立。
主贤佛盛,君臣共慕,普陀山地。
登高远眺,仙山海上,此情得寄。
岛间兴佛寺,青烟渺渺,诵经声起。
【景点介绍】:
大龙宫寺原是我国北方一座十分宏伟的佛教寺院,是渤海佛主圆融大师(辽代皇帝辽圣宗的老师)所建,据考证,当时的大龙宫寺每块柱础石都是一米见方,七十公分厚,每根立柱直径约有70公分。大龙宫寺东西长30米,南北宽19米,其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当时的大龙宫寺僧侣达1000多人(另外还有同期所建的16座庙宇),是北方佛教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大龙宫寺和岛上的16座庙宇群分别毁于元代战火。2002年6月,觉华岛重修了以大龙宫寺为龙头的古庙宇建筑群。今天的大龙宫寺占地面积559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73平方米。
【历史背景】:
辽圣宗在位(983—1031年)期间,曾大量增建佛寺。天雄寺的觉华和尚即圆融大师因精通佛法,被尊为国师,是有重大影响之人物。偶有一日,圣宗特派觉华大师前往兴城县治所所在地桃花岛考察许多年前崇文等僧众谏议中“海外仙山”的情况究竟如何!果然,圆融大师被桃花岛的风物深深吸引和打动。回上京后,觉华请求圣宗恩赐他去桃花岛,在岛上建寺修行。辽圣宗十分艳羡宋朝的普陀山,亦想建设一座堪与宋之普陀山相比美的佛岛,赐令自己尊崇的高僧在北方也建设“海天佛国”。便旨允觉华和尚带弟子三十,去观音菩萨显圣之地光大佛法。
觉华在兴建大龙宫寺之前,他早已因为在佛教界举足轻重而成为辽朝的“守太师兼侍中”。圣宗封他为“拓岛先师”,同时将桃花岛更名为觉华岛,并管辖五百里各州县佛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内蒙古呼和浩特
(2007. 10. 23)
青牛白马传后人,
立国三代汉化深。
儒佛亦照契丹土,
大辽已出夷狄门。
【景点介绍】:
呼和浩特东郊开阔的平川上,有一座白色的古塔拔地凌空,直刺云天,这便是驰名塞外的万部华严经塔。万部华严经塔,蒙古语称“查干·索布尔嘎”,因其白色,又俗称“白塔”。 万部华严经塔高55.5米,基座周长56米,呈八角七级,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的第一层南面有塔门,篆书石刻“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嵌于塔门的门楣上。
1982年,白塔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白塔的建筑年代目前尚未见到可靠的文字记载。相传建于辽圣宗年间(公元983-1031年)。辽代兴建了丰洲城,在城内又建了大明寺。作为大明寺的一部分,为了存放众多“华严经卷”,修筑了这座“万部华严经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呼和浩特机场被称为“白塔机场”,想必该有些故事。往飞机场走的时候,特地早出来一个小时,让司机先到白塔转一圈,然后再去乘飞机。车开到地方,四周一片宁静。下车走到门前一看,嘿!大门紧闭 --- 正赶上人家午休!也不知道这里是出家人管,还是在家人管,毛病还不少,大中午的还得睡会儿。看看人家午休结束的时间,没戏了,等他们上班,我的飞机都快降落了。还好,大门虽然进不去,可塔的高度远远高于院墙,从外面看塔的模样,一点都“不耽误”。没办法,也就只能这么看看,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