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五代十国三(后晋、后汉、后周)

标签:
大理天镜阁与观音阁商丘应天书院沧州铁狮子石家庄正定县文庙 |
分类: 第八轮 |
云南大理
(2015. 09. 14)
风紧浪急存险阻
高阁佛灯佑平安
神路人行
【景点介绍】:
现在的天镜阁于公元1996年恢复重修,阁高25.6M,共五层,为走马转阁歇山式建筑,飞檐斗拱,翘角凌空,极其雄伟。虽无临海之奇险,但阁高廊阔,登高远眺的视野更为宽广。登上天镜阁,如同登上航母之指挥塔,可极目上下两关。纵览苍洱,尽得雄峰秀水之妙。
到五十年代初观音阁已荡然无存。直到八十年代初才由赵氏女牵头筹措资金,得以恢复重修。重修后的观音阁建筑别具一格,被同济大学教授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环境及园林艺术顾问陈从周编入《中国园林鉴赏辞典》。
【历史背景】:
史载天镜阁、观音阁为一兰若(寺院),天镜阁是观音阁的面楼,而观音阁则是天镜阁的后宫,始建于后晋天福四年,即公元939年。阁内供奉观音,当地百姓称之为“南海观音”。过去交通不便,罗荃古渡是联系洱海两岸的主要通道,但是这里风大浪急,常有海难发生,在此建阁加上阁前的“天灯”,实有航标作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河南商丘
(2014. 03. 11)
乱世难为官,
书院育圣贤。
名臣如泉涌,
岂止范仲淹。
【景点介绍】: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前身是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历史背景】:
应天府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的后晋,唐朝覆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书院,应天府书院由此而生。当时有邑人杨悫“乐于教育”,在将军赵直的支持下,聚徒讲学。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楚丘人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培养出诸如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等后来都成为台阁重臣的著名人物。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就其地筑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广招学生。使应天府书院扬名的另一位人物就是那个吟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从八关斋出来,决定先往东溜达一小段,把应天书院逛完再进古城,这样逛完古城后从北门出去就直接回酒店了。又是20元的门票,20元不多,可这么左一个、右一个的,也够让人“嘬牙花子”的。花这20元的门票钱,也就是看看刚刚修复的仿古建筑,修复工程应该是结束了,但还没打扫干净,更没进行绿化、美化。殿宇中,除了孔圣人的塑像孤独地坐在那儿,也没什么好看的了。倒是有个侧殿门上挂着“范文正公纪念堂”的匾额,可里面除了文字说明啥也没有。一刻钟,转完一圈,往古城南门走去。
河北沧州
(2020. 10. 29)
昂首奋蹄 似足踏沧海
张口凝目 如吼震夷狄
传神千年
【景点介绍】:
沧州铁狮子,又称“镇海吼”,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距沧州市区16千米。沧州铁狮子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
1961年3月4日,沧州铁狮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时,为镇沧州城而铸造;另一说则认为铁狮位于沧州开元寺前,腹内有经文且背负莲花宝座,故应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还有人根据铁狮的别名“镇海吼”,推测是当地居民为镇海啸而建造的异兽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铸造铁狮子的时候离战争结束还早着呢,铁可是重要战略物资,郭威可是武将出身,柴荣又是那么明白的一个人,这爷儿俩是哪根筋搭错了?
【旅游趣事】:
景区的名字叫“铁狮子及沧州旧城遗址”,还真对得起这名字,从进门开始,游览参观了近一个小时才走到铁狮子前。实话说,这一路的东西真有些看头儿,可心里惦记着“核心”,总还是踏不下心来认真看。真到了铁狮子跟前,也就那么回事了 --- 围着它转八圈也花不了十分钟啊!也别对不起花这么长时间,围着铁狮子前后左右一通拍照,连狮子屁股都拍得清清楚楚。景区这么安排也有点意思,到高潮了戛然而止。看完了铁狮子,也就算转完了整个景区,只能带着一丝失落感往出口走去。
河北石家庄
(2008. 03. 12)
帝位实力摘,
金銮依次排。
几人真信孔,
尊儒求未来。
【景点介绍】:
正定县文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后仅存照壁、戟门、东西庑和大成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顶部坡度平缓舒展,面阔5间,进深3间,面积650平方米。大殿内的梁架、用柱以及斗拱等,均表现出明显的五代时期建筑风格。县文庙大成殿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据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鉴定,正定文庙内的大成殿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极为相似,应为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的建筑。
据清版本《正定县志》卷十一《学校》记,正定公文庙,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乱世尊孔崇儒纯属瞎掰,但这不妨碍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儒家思想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无法消弭战乱并从乱世转入治世。
【旅游趣事】:
一上午的时间,在古城里逛完了“四寺四塔”,再加上赵云庙,就算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着另外一条路往古城南门溜达,准备回石家庄市区。走着走着,右手边又出现了几座老式建筑。近前一看,是正定文庙。与见过的大多数文庙不一样,这里没有红墙黄瓦,青砖灰瓦倒让这一片显得古朴祥和。都到跟前儿了,那就看一看呗!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