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治兵讨贼,真得其职矣---唐朝二十九(肃宗,至德年间)

标签:
银川灵武登基台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商丘张巡祠无锡惠山古镇张中丞祠 |
分类: 第八轮 |
宁夏银川
(2018. 09. 16)
言顺要名正
皇储需担当
再造李唐
【景点介绍】:
登基台位于灵武西湖公园北部。直径达36米的登基台最具特色,是皇帝登基祭天的地方,每层有九级台阶,设汉白玉栏杆,栏杆上刻有龙纹,重现了唐肃宗李亨灵武登基的历史画面。
【历史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十二月十三日攻占洛阳。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建元圣武。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
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年,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唐肃宗在中国历史上算不上大有作为的圣明天子,但其灵武登基这一出儿,颇有其先祖的英武之气,也表现了其自己有担当的一面。
【旅游趣事】:
安徽池州
(2009. 11. 06)
忆秦娥
赴华夏,毕生只为弘佛法。
弘佛法。
度尽众生,心愿才罢。
群峰环绕山根下,袈裟一展奇缘化。
奇缘化。
修行日久,高僧名刹。

【景点介绍】:
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东临东崖,南对芙蓉峰,西接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拱如城。寺庙为明末四进院落式民居建筑,前三进殿宇为清末修建,第四进藏经楼仍保持明代建筑风貌。寺背倚虎形山,门前有放生池和石板广场、娘娘塔。化城寺是全国重点寺院,九华山开山祖寺。现兼作九华山历史博物馆,存有历代文物。九华山许多大型佛事活动多在化城寺广场举办。
【历史背景】: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 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初年(公元756年)当地乡绅请新罗僧人金乔觉入居,贞元十年 (公元794年)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辟为地藏王道场。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赐寺额名“化城寺”。明宣宗(1426—1435)、神宗(1573—1620)、清圣祖(1662—1722)、高宗(1736—1795)或颁藏经,或御书匾额,并赐金修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是不是从这儿来的啊?否则,九华山的乡民怎么就知道请一个新罗的“王子和尚”呢!还真别说,这么一位远来的和尚,还真把九华山的名气带出来了!
【旅游趣事】:
河南商丘
(2014. 03. 11)
叛军南犯气势汹,
数破强敌显英雄。
不恤万千百姓命,
却为一姓效孤忠。
【景点介绍】:
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为满足海内外人士怀念、祭祀张巡的心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90年重建了张巡祠。新祠占地4.07万平米,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整个祠堂宏伟壮观,庄严肃穆。
【历史背景】:
张巡(709——757年),河南人,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第三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史叛军13万由尹子奇率领攻打睢阳城,当时的睢阳城是南北交通要塞,军事咽喉之地,叛军企图踏平睢阳,夺取江淮富庶之地,在这危急存亡关键时刻,张巡挺力而出,率领仅有的6800名将士抵抗13万叛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保卫城。最后虽然由于众寡悬殊,粮尽援绝而失败,但它却有力地遏止了叛军南下,保住了大唐半壁江山和江淮丰厚的财源,为大唐王朝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物质保障。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江苏无锡
(2017. 11. 19)
睢阳城破 中丞不屈安史乱
江淮得安 黎民永记张许功
忠烈千秋
【景点介绍】:
张中丞庙在无锡俗称为大老爷庙,每年惠山古镇庙会期间,百姓会将庙内的像抬出,称为大老爷出会。这个庙纪念的是唐代御史中丞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这两位抗击安史之乱的英雄。
祠堂两路三进,中轴线上隔街前有照壁,祠门已经没有,前殿(二门即仪门)后部有戏台,正殿(享堂);侧翼(西路)有别院(许远殿、鲁班殿、垂花厅组成),后部还附有花园。
【历史背景】:
张巡(709年-757年),山西永济人,祖籍蒲州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生于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寺北张)。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中,张巡在以真源(今安徽亳州西)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史燕军,至德二年(757年),为防安史之乱波及江淮赋税重地,张巡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世人称张巡守睢阳为“守一城而捍天下”,以区区两县六千兵力,以机制灵活之战法阻挡数万叛军,苦守雍丘、睢阳两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屡战屡捷,最终城围日久,弹尽粮绝。
江南士族为纪念张巡气节以及护卫江南之功,曾多处建立张中丞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江淮人建祠纪念张巡,从逻辑上比睢阳人建张巡祠更合理 --- 江淮人是张巡守城的受益者,而睢阳人却是受害者。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