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79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2023-11-01 06:48:25)
标签:

西安兴教寺

西双版纳傣族园曼听佛

咸阳礼泉李勣墓

分类: 第八轮

陕西西安  兴教寺

(2011. 09. 28)

 

赐名兴教成名刹,

一代宗师葬古塔。

献身我佛数十载,

理想之光耀中华。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景点介绍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塬)。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历史背景】

兴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得到唐朝最高统治者认可之后,佛教进入了迅速传播的时期,这如同拿下了“政府采购”的业务。拿下政府采购这一块,生意就好做多了!

 

【旅游趣事】:

    假装风雅地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转悠了一个多钟头,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才出来让司机往兴教寺开。兴教寺因玄奘而得名,但我的运气不好 --- 玄奘灵塔搭着架子正在维修,虽然能看出大致模样,但毕竟不是全貌。我不信佛,但对玄奘大师还是充满崇敬的,这还真不是受《西游记》的影响,我崇敬那些勇于追求理想的人。绕着大师灵塔转一圈,心里总觉得平静不下去,大概这就是我自己心里的理想之火在燃烧吧!

 

 

云南西双版纳  傣族园曼听佛寺及大白塔
(2019. 09. 03)


中土佛入庙堂内

南陲释传村寨中

一教殊途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景点介绍】:

听译成汉语就是宫廷花园寨的意思,全寨有88户,426人。曼听寺内的释迦牟尼塑像为橄榄坝之最,院内富丽堂皇的诵经阁为一位泰国华侨捐资修建。离白塔不远处有一口不同寻常的井——那就就是公主井。据说,兴建白塔时,曾得到老挝公主南波罕的资助,公主亲自到曼听观察,并挖掘了这口水井。只可惜她的生命太过于短暂,白塔刚建造完毕,她也悄悄地告别了人世。村民们非常怀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公主,每逢月儿圆时,村民们都走近公主井,传说从水里可以看见公主洗脸、梳头、照镜子。公主井旁边有一处奇观,那就就是塔包树。这棵菩提树与静静流淌的澜沧江紧紧相望,它与塔相融相依,形成塔包树奇观,傣族村民一直把它视为神圣之树。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历史背景】:

听大白塔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也就是公元669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中原佛教与南传佛教,不仅传播路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原佛教似乎走的是“上层路线”--- 更注重在宫廷、朝堂上的传播,而此时的南传佛教,已经走进了山乡、村寨。

 

【旅游趣事】:

从导游图上看,曼听寨在傣族园的最里面。进傣族园的时候,卖票的劝我买旅游车票,告诉我来回有7公里路,被我拒绝了。走到曼听寨这个“折返点”时,也就半个小时多一点,而且体力上也没感觉怎么累。不由得心里为自己的正确决策点了个“赞”。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这里除了佛殿里有佛像以外,在佛殿的廊下还有一座金身佛像。大概是地处热带出汗多的缘故吧,比起汉家佛像来,傣家佛像无论脸型还是身材,都要显得“瘦削”一些。在静谧的氛围里,欣赏了一会儿佛像,转身出了佛寺,从另一条路往回溜达。

 

 

陕西咸阳  礼泉李勣墓(外观)
(2008. 05. 13)


身出草莽间,

慧眼识主贤。

突厥高丽破,

英名永流传。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景点介绍】:

李勣墓, 位于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西,为昭陵博物馆所在。昭陵陪葬墓之一。为唐初大将李勣与夫人的葬地。

墓为三个锥形土堆,作倒“品”字形。中高25米,直径98米,周长307米。三峰象征阴山、铁山、乌德鞬山,用以表彰其平薛延陀、破高句丽之功。墓前有石人、石虎、石羊各1对,并有高宗李治亲自撰书的神道碑。其墓70年代经过清理发掘,虽损毁殊甚,遗物极少,但出土的“三梁进德冠”和部分壁画却极为珍贵。李勣墓志亦保存尚好。

饮马辽川,扬兵海岛---唐朝十四(高宗,总章年间)

 

【历史背景】:

英国贞武公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据《唐书》记载,李勣葬后13年,即嗣圣元年(684),李勣之孙徐敬业于扬州起兵讨伐武后,武后下令追削其祖(勣)、父(震)官爵,并令“剖坟斫棺”,李勣墓即被毁坏。中宗李显复辟后,诏令为李勣“起坟建葬”,当有所修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作为名将,李勣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是不言而喻的。奇怪的是其从历史形象向文学形象的转变过程 --- 既非褒,也非贬,而是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徐懋功”这么一个军师的形象。同时代秦琼、尉迟恭形象的转变好歹是从人到神,可徐懋功是从人到人啊?

 

【旅游趣事】:

头一天发生了汶川地震,两位同事都吓跑了 --- 一位直接回了北京,另一位提前一天奔了新疆。奔新疆这位胆子大点,先和他一起去了马嵬坡杨贵妃墓,刚参观完出来,那儿就接到通知,关门了。把他送到机场,我一个人让司机开车奔昭陵,结果到这儿一看,这儿已经关门了。只能透过叫开的小门,拍了张院内的照片。昭陵博物馆是依托李勣墓建的,真正的昭陵在旁边的高山上 --- 唐朝是因山为陵的。只能让司机掉头,回城里。好在路上还路过个韦贵妃墓道和长乐公主墓牌坊,也算个补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