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79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2023-10-28 06:35:34)
标签:

黄冈安国寺

朔州尉迟敬德庙

铜川玉华宫遗址

北京密云文庙

分类: 第八轮

湖北黄冈  安国寺

(2019. 04. 16)

 

安国本需武将力

寺院却有文人风

儒韵佛音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景点介绍

安国寺又称护国寺,坐落于黄州城南的青云塔下,滨临扬子江畔的宝塔。安国寺坐北朝南,头山门是一古式三梁砖石牌楼,上嵌书有“勅赐安国禅林”六个一尺见方大字的巨幅匾额,大门两旁各立石狮镇守。

进门有约10米深的小院落。进小院落便是前殿,系韦陀殿。过前殿又有约130平方米的方形院坪,穿过院坪则为天王殿。天王殿后有500余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园,中有路直通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后面不远即为后殿,后殿是千手观音殿,最后是大竹园,外有围墙。与前殿相品的有东西厢房20余问,分立在三大殿两侧。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历史背景】

安国寺建于唐显庆三年(658年)。嘉佑八年(1063),宋仁宗御赐“安国”寺名,并赐玉印一方。玉印4寸见方,印钮为一龙首狮身怪兽,印文阳篆14字:“勅赐唐代祖庭黄州安国禅林印宝”,印侧有小字,因年久难以辨认。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0),韩琦曾来黄州投奔其兄、黄州刺史韩琚,在安国寺西厢房内发愤读书,“白昼青灯,风雨无怠”,终于考中进士,后成为北宋著名宰相,一代名臣。苏轼贬于黄州时,常来往于安国寺,“问一、二日辄往”,“旦往暮还者五年如此”。除了参禅坐等宗教活动外,他还常在安国寺沐浴,每当洗完澡,就“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觉得不仅洗掉了“身垢”,也洗掉了心上的“荣辱”。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唐朝的寺庙,本来是清修之所。到了宋朝,这皇帝一赐名,再加上几个文人往这一凑合,一下子就成了名刹了。看来,这寺庙也需要“形象代言人”啊!

 

【旅游趣事】:

    从地图上查知,安国寺离东坡赤壁很近,就决定这个下午把这俩地方转了。还好,从赤壁到这乘坐8路公交几站即可。等到了地方,有点泄气 --- 这是工地啊!从后面进的寺庙,大雄宝殿里的几尊佛像已经出了模样,可还没上“金身”。往前走,天王殿基本完工,但两边的砖堆还在那儿摆着。再往前走,山门已经完工 ,也归置利落了,全寺也就这一处“消停”了。没办法,赶上了,也就只能这样了。

 

 

山西朔州  尉迟敬德庙

(2014. 07. 24)

 

山东供叔宝,

山西拜敬德。

门神分左右,

一曲英雄歌。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景点介绍

尉迟敬德庙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街 ,崇福广场东南角。供奉唐朝大将、朔州人尉迟恭。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历史背景】

尉迟恭(585年-6581226),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唐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虽然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有门神,但这两位真正受香火供奉的庙宇好象并不多。这才真正是为人民服务的好神仙。

    两位门神,见诸于正史的都是勇猛。而在文学作品中,“黄脸儿”给人的感觉是可敬,而“黑脸儿”给人的感觉是可爱。

 

【旅游趣事】:

    从大同到太原,朔州原本是特意“路过”一下,时间不多。好在朔州的几个“计划内”景点都环绕在崇福广场的周边,从崇福寺出来,过马路再穿过广场,左边是尉迟敬德庙,右边是马邑博物馆。想了想,先进了左边的大门。整座庙宇虽然是古典式样的,但一看就是新建的。对于尉迟恭这个人物的了解,基本来自民间传说与评书相声,看在眼里的是一位金甲将军的塑像,刻在脑子里一直回响着“敬德!门神爷!粗鲁人,你比的了吗?”“我连兔儿爷也比不了啊!”……

 

  

 

北京  密云文庙(外观)
(2016. 06. 07)


北地亦兴孔门教

边城也有读书人

汉乡儒光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景点介绍】:

密云文庙位于密云县城内鼓楼东大街路北。占地4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正院前有牌楼式大门。分3个门,中间为棂星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门内有人工凿砌的“泮池”,池上建有两座并列的单孔小石桥(即密云县八景之一的“三步两座桥”)。东西各有厢房3间,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过泮池即戟门,戟门3间,即“三门”,另有东西角门各1个。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唐朝十二(高宗,显庆年间) 

【历史背景】:

文庙始建于唐显庆四年(659,元代毁于战火。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重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想不到,密云的文庙建的如此之早!

 

【旅游趣事】:

密云文庙不难找 --- 就在主路边上。可不开门,前面还围着围挡呢。而且,建筑看上去太新了,也就没心思多逛了,拍了两张外观照片就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