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又安得辞其过耶!---隋朝五(文帝,开皇十五年至二十年)

标签:
渭南韩城老城西安周至仙游寺银川灵武高庙长治上党门北京戒台寺 |
分类: 第八轮 |
陕西渭南
(2017. 10. 18)
扼控黄河分山陕
背靠秦陇望中原
咽喉要地
【景点介绍】:
韩城古城,南临澽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山水环抱,易守难攻。
古城内,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风貌古色古香,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
韩城古城南北长达千米,东西800余米,占地面积约0.79平方公里,古城内由文庙,九郎庙,韩城北营庙,东营庙,庆善寺,毓秀桥,城隍庙,县衙,状元府,闯王行宫,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众多历史古迹及人文景观。
【历史背景】:
隋文帝开皇18年(公元598)改夏阳为韩城。韩城的正式名称从此开始。隋炀帝大业11年,开始筑土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游韩城时就作有《夏日登韩城门楼序》。
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修建了六级八角宝塔,现在是古城的标志,所以又把古城称作金城,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廷批准,倡议地方官员、绅士捐资改土城墙为砖城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以韩城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城市啊!可就这么你建庙、我修观的,却成了一座文化城市。
【旅游趣事】:
从大禹庙回来,直接乘公交车就到了老城。这是“韩城计划”中的最后一部分,景点虽然多,可相对集中,两、三个小时估计就能转下来。文庙、武庙、城隍庙的一通转悠下来,感觉右脚脚底越来越疼,找个地方脱下鞋一看,鞋底已经磨透了。刚好路过主街上的一家百货商店,从外观上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三十年前的县城供销社。进去看看 --- 就算不买鞋,也能怀怀旧。里面还真有打折促销的鞋,挑挑拣拣,挑到了一双鞋底柔软但样式看着有些怪的,拿着问卖鞋的:“这种鞋有大号的么?”卖鞋的只说了一句话,我就把鞋放下了 --- “没有,那是女款的!”
陕西西安
(2014. 05. 29)
百里之遥长安南,
隋皇建寺山水间。
今日尚留古塔迹,
博物馆内望山巅。
【景点介绍】:
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是西安西南线西端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
【历史背景】:
仙游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称“仙游宫”。隋仁寿元年(601),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大兴善寺的高僧童真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称仙游寺。唐大中年间(847—859),宣宗李忱将仙游寺拆建为三寺:黑河南岸的名仙游寺(亦称南寺),河北名中兴寺(亦称北寺)另一寺已于宋以后的战乱中损毁。明代英宗正统六年(1441),仙游寺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修复扩建,易名普缘禅寺,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康熙二年(1663)募捐重修寺院,恢复仙游寺的原名,乾隆、道光年间以及民国初年,再次修葺。
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应举考试及第,奉命为周至县尉,在这里写下了千古绝唱《长恨歌》。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寺庙辉煌的历史与破败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旅游趣事】:
宁夏银川
(2018. 09. 16)
南北得一统
佛道入同门
和谐共处
【景点介绍】:
灵武高庙又称上帝庙、玉皇庙,原名为玄武观,高庙整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它布局严谨,为逐层拾阶增高。主体建筑始终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各有配殿,结构、面积相同。高庙共3层,每层重楼叠阁,亭廊相连,檐牙相啄,脊角伸展,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建筑群。
【历史背景】:
灵武高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到了宋代,当朝皇帝为避其祖赵匡胤名讳,遂诏告天下将玄武观统改为真武观。据《嘉庆灵州志迹》城貌图标明的位置来看,高庙坐落的位置正是明代城墙修建处。由此我们得知,自明代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至今,高庙的位置再未变动。由于其建筑位置位于灵武城中最高处,登上庙俯瞰,全城皆收入眼中,故老百姓习惯上称上帝庙为高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国家统一了,也该精简机构了。这都精简到庙里来了 --- 连佛道都“合署办公”了!
【旅游趣事】:
做销售时,宁夏是我的“地盘”,因此银川是个熟悉的城市 --- 八年间,每年总要来个两、三次,可灵武却从来没来过。这次路过,有两个半天的空闲时间,就决定来灵武一逛。乘车从银川到达灵武,已经下午三点了。由于担心博物馆关门早,就先奔了这儿。从博物馆出来,快四点了。赶紧往高庙赶,从网上没查到有什么公交车可坐,就花了近半小时一路打听着走了过来。还好,庙没关门,更让人惊喜的是居然不要门票。进门,前前后后地参观了一溜儿够,出门还不到五点。
山西长治
(2018. 05. 12)
建政何论郡州府
护民当为农工商
【景点介绍】:
上党门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余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汉朝时,州是比郡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而到了隋唐之际,州和郡之间已经变来变去,这从侧面也说明了,虽经四百年乱世,可地域仍在扩大,人口仍在增加。
【旅游趣事】:
出门吃晚饭之前,特意研究了一下地图,发现上党门离此并不远。吃过了晚饭,看天色还亮,就没直接回酒店,而是继续往前走。溜达了十几分钟,就到了上党门。登上台阶,跨过门槛才发现,敢情这儿就剩下一个门了,难怪都快七点了还没关门。转悠了一圈,继续往前走,穿过一条小胡同,从酒店的另一边溜达了回来。
北京
(2016. 04. 12)
江山一统 享国短暂 确定有功有过
古刹藏幽 历史悠长 难说在隋在唐
钟鸣戒台
【景点介绍】: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
寺院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殿、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遗址)、观音殿和戒台殿。其中戒台是中心建筑。殿宇依山而筑.
【景点介绍】:
戒台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名“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
辽代道宗清宁年间,一位名震中外被誉为“钟普贤之灵,孕凡夫之体”的高僧法均和尚来隐此山。法均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诏佐绿金台松务,他于寺左创建了一座菩萨戒坛,广度四众,日度数千年,当时不仅辽国管辖下的民众来此,南方宋土之人来此受戒的也很多。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