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2023-06-21 06:22:48)
标签:

南京鸡鸣寺

沧州清风楼

长沙橘子洲

分类: 第八轮

江苏南京  鸡鸣寺

(2014. 09. 10)

 

点绛唇

 

内乱中原,江南恰有修行处。

僧先南渡,成永嘉之路。

外患故国,琅玡无他顾。

治乏术,赖王谢辅,

司马江山柱。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景点介绍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内现有大雄宝殿、观音楼、韦驮殿、志公墓、藏经楼、念佛堂和药师佛塔等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内奉祀三宝佛,外山门、三大士阁、钟鼓楼、禅房、素菜馆等建筑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山门牌坊“鸡鸣寺”由著名书法家、前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所题,并有释定持、朱帆、余藻华等名家题撰的楹联墨宝。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历史背景】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旧屋,扩大规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百余亩。后来古寺毁于咸丰战火,虽同治年间重修,规模已大大缩小,但香火却一直旺盛不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修行者们还真有远见,赶着北方众“司马”你争我夺的时候,来到江南清静之地,谁能料到这里十几年后成首都了。这要在现代开发房地产的热潮里,这就算“抄”上了。

 

【旅游趣事】:

    大半天冒着雨逛完了钟山的几处景点,赶到鸡鸣寺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雨停了,雨后的天气透着那么痛快,再逛的时候心情也感觉轻松了许多。寺庙不大,因为本身就是倚山而建,又增加了许多“登梯爬高”的地方。这对已经连续走了五个多小时山路的我来说,又增添了几分痛苦。迈着酸痛的双腿,逛了将近半个小时,感觉腿快抬不起来了。走出庙门,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抽了颗烟,站起来,接着走!既然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动力还是很足的。

 

 

河北沧州  清风楼外观
(2020. 10. 30)


登高难见青山绿水

望远只有战火硝烟

楼建何为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景点介绍】:

清风楼位于沧州市内大运河畔、解放桥西侧北端,是一座集亭塔殿阁于一体的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之仿古造型建筑。清风楼总高度30米,共有五层。底层为四面四角,每边长15米,二、三、四层为二十面十二角,五层仍为四角四面与底层呼应。加斗拱起背宝顶,具有北方古建筑恢宏浑厚的风格。从外部观瞻,清风楼宝顶、屋脊、重檐均采用由福建省预约特制的玻璃瓦、吻头和五脊六兽,都是橙黄色,整个建筑物以红黄二色为主调,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清风楼下西、北两面,分别修建两层古典式配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仿古建筑群。五层东面重檐下匾额“清风楼”三字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历史背景】:

沧州古清风楼相传为晋代永康年间所建,历朝历代都被尊为名胜。按照这个年代推算,始建清风楼距今已有1700多年。而何时遭毁,已无据可查。

现楼为1992年至1995年复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永康年间”正是“八王之乱”打得最热闹的时候,谁心这么大,在这荒郊片野的地方建这么一座楼啊!要知道,那时候可没运河呢,谈不上登高赏景啊!

 

【旅游趣事】:

从南湖公园侧面出来,远远地就看见了清风楼。实话说,一座仿古楼建在水边,前边还有一座仿古桥,虽然景致一眼就看出是新建的,但也称得上和谐。过桥、过马路走到楼下,更清楚地看到了一层更多的现代元素。从楼的南面经东面转到北面,最后转到楼西面,才看见进楼的门。不知道是我来早了,还是压根儿不开,反正门是关着的。抬头看看上面挂着的书画、绘画办班的横幅,觉得没什么兴趣,也就不想进楼了。

 

 

湖南长沙  橘子洲
(2008. 11. 10)


玉蝴蝶

 

沙石俱下堆积,江浅覆河泥。

流水两分离,洲高水愈低。

时经千百载,佳景可称奇。

愈有水流逼,北南增不息。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景点介绍】: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原面积约17公顷,景区整体开发陆地面积达91.64公顷,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

“何不食肉糜?”---西晋二(惠帝) 

【历史背景】:

史载橘洲生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为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原有桔洲、织洲、誓洲、泉洲四岛,至清时只有上洲、中洲、下洲三岛,“望之若带,实不相连”。今演变成一串长岛,上为牛头洲,中为水陆洲,下为傅家洲。橘洲以盛产美桔而得名。湘江水流平缓,河床宽阔,由于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因而形成绿洲片片。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长沙辟为对外开放商埠,洲上建有英国领事馆、长沙新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江中洲的形成,非一朝一日之功。怎么在史籍上还有这么明确的形成之日呢?要说在西晋被人发现还说得过去吧?

 

【旅游趣事】:

中午到达长沙,吃完午饭歇了一会儿,就开始了长沙之旅,橘子洲是第一个要逛的地方。是从中间踏上小岛的,往北是橘子洲尾,往南是橘子洲头。脑子里一直想着那首《沁园春 长沙》,就辨清方向,开始往南走。一路上虽然也能看到青草绿树,但相伴的总是建筑工地。走了得有差不多一公里,才在正面看见了滔滔江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