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2023-01-28 07:04:25)
标签:

定西陇西李家龙宫

安阳汤阴羑里城

鹤壁淇县摘星台

新乡卫辉比干庙

分类: 第八轮

甘肃定西  陇西李家龙宫

(2021. 05. 13)

 

共享十八子

传承三千年

屡见辉煌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景点介绍】: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1993年以来,陇西县多梁道筹措资金,对李家龙宫西主殿、南北两侧殿、北殿、过庭、聚贤楼、郡公楼、戍边楼.荷花池和北天第一门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并修建了龙宫围墙,完成了龙宫环境的硬化,绿化和美化,陈列了“陇西李氏文化展览”,基本具备了海内外李氏祭祖的条件。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历史背景】:

李氏望族源远流长,史载其上古始祖为皋陶,实则出自轩辕黄帝。相传黄帝五世孙皋陶出生在曲阜偃地,得偃姓,帝尧时担任国之刑狱的大理职务,因断案有方而子孙世袭大理职务,以官名命族为“理”氏。商末时理氏后裔理徵,因执法刚正不阿,被纣王处死,其妻契和氏带幼子利贞避难于苦(今河南鹿吧东),后逃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安阳)。因母子俩正粮不济,饥渴交困,幸逢当地李树果敦之季,二人摘李充饥,遂得以活命,后利贞唯恐株连后代,又不忘活命之恩,于是改理氏为“李”姓,理利贞遂为李姓之一世始祖。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时间长了,累积效果就出来了 --- 经过三千年,一个姓氏从一个人发展到“亿个人”。人越多,书写历史辉煌的机会就越大;历史越辉煌,人数增长就越快。这就是姓氏的“良性循环”。

 

【旅游趣事】:

从仁寿山上下来,打了个出租车就到了李家龙宫门口,一下车吓了一跳 --- 怎么这么多人啊?走近一看,是孩子们到这儿来春游,可每个孩子都跟着家长。这还真有点看不明白了 --- 现在学校、幼儿园组织春游,是连孩子带家长一块儿组织?要说李家龙宫,还真是个“良心景点”,这么大一片古建群,居然是免费的。里面各座殿宇,都是供奉各地历代李氏名人的,连哪吒、济公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细一想,这二位还真姓李。可没找到铁拐李的“席位”,家庙,不带这么嫌贫爱富的吧?走到最里面,最后一进殿宇居然是弥勒殿,一个出身印度的佛家菩萨,不知怎么就姓了李。真是“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啊!

 

 

河南安阳 汤阴羑里城

(2013.07.11)

 

只身赴都羑里囚,

啖子与君又添仇。

何以千古论臣节,

羽翼未丰是根由。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景点介绍

    羑( yu)里城是一处蕴含丰富的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厚达7米的文化层断面清晰,依稀可见远古时期人们居住、生活的情景。羑里城又称文王庙,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处有7米厚的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存,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此处也是文王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384爻,即文王拘而演《周易》 之圣地。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历史背景】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灭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准备和老板“摊牌”时,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先保持一个恭顺的态度,暗中继续积攒实力。

    文王狱中演八卦,也不妨可以理解为磨练性情、陶冶情操之举。

 

【旅游趣事】:

“想睡觉了就有人送枕头”,管河南业务半年了,来了好几趟,都在郑州转悠,只抽半天空儿去了趟开封。正琢磨着怎么到其它城市呢,嘿!有个安阳的找上门来想当A品牌经销商。这下子,我有了充足的理由申请到安阳出差了,要知道,安阳可是号称“第七大古都”的。一大早从郑州乘大巴到了安阳,到达时还不到十一点。没犹豫,从汽车站直接打了个车就到了汤阴 --- 这里有两个“计划内景点”,岳飞庙和羑里城。自从接手河南业务,和资本家的斗争也在不知不觉中从“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 --- 不再是从业务中抽空去旅游,而是计划好景点,抽空拜访一下客户。景区里没什么人,可也没法从容地逛,毕竟午饭时间是个约束。就这,转完这俩景点,再回到安阳市里,也一点多了。办完酒店入住再吃完饭,都两点半多了。

 

 

河南鹤壁  淇县摘星台(外观)
(2016. 06. 23)


强君有意除枝蔓

良臣无心留盛名

皆非本愿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景点介绍】:

摘星台景区位于淇县县城中心,是著名的殷商文化遗址、寻根问祖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摘星台,是一个夯筑土台。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殷商文化。据《淇县志》载,摘星台为纣王所建,意谓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喻台之高。是纣王和宠妃妲己观朝涉、摘国神比干心处。自纣王在此摘国神比干心后,人们为纪念国神比干,俗称此台为摘心台。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历史背景】:

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末期,纣王为了讨好苏妲己,为她建造了一座很高的塔楼,因为建造的特别的高,站在上面,好像能够得着天上的星星一般,因此取名摘星楼。后来,纣王受苏妲己的蛊惑,在摘星楼上摘下了比干的心,一代忠良就这样惨遭杀戮。之后,人们把摘星楼改叫做摘心楼。之后的两千多年,高楼损毁,夯土垒成的楼基,也只剩下了一座土台子,因此,现在的人们都把这座摘星楼的楼基称之为摘星台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比干剖心”这一情节,居然是见于《史记 殷本纪》的,不过并没有什么和妲己相关的记载。古来谈起这段历史,文人们更愿意以“忠臣昏君”来评价,而“文艺人”们则更热衷于渲染“女人误国”。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如果比干真是“王叔”,虽然对社稷没什么威胁,但对王位的威胁可远远要大于远方的周。纣王除之,也就顺理成章了。

 

【旅游趣事】:

    计划着在从新乡往鹤壁去的路上,路过淇县时把摘星台逛了。从新乡出来时,就下着雨,到淇县时雨更大了,还夹着风。下车后仅仅从路口走到摘星台门口不到一里地,身上就湿透了。再一问,这回不但外面凉,里面都凉了 --- 不开门。问为什么,答曰“不安全!"既然叫“摘星台”,想必该是个高台,又没有水,下雨哪儿有安全不安全的问题啊!想是这么想,可理都没处讲 --- 人家回答完我的问题,早跑回屋里避雨去了。没办法,先在门洞里喘口气吧!歇了会儿,看事情也不会有什么转机了,就又撑开雨伞,往来时的路口走去。

 

 

河南新乡  卫辉比干庙

(2016. 06. 21)

 

谏昏君何须以死

福万众更当存生

愚忠之首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景点介绍

坐落于河南卫辉的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比干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整个庙宇的主体建筑由神道、照壁、山门、二门、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

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三(纣王,上)

【历史背景】

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真不能理解历史上这些以死谏君的“忠臣”是怎么想的 --- 咱干活犯不上玩儿命啊!不知道是不是咱们的历史记载有问题,咋一读到这样的情节,我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可别混的和他一样!这劝人劝得太没溜儿了!” 您想啊,听亲爹亲妈唠叨多了都烦,何况是一个外人在不厌其烦地数叨自己。当“明君”得多高的涵养才忍得下去啊!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比干怎么会被封为财神,难道是老百姓们希望他能用“财政手段”制约纣王的骄奢淫逸?

 

【旅游趣事】:

    从新乡上车,看着天越来越黑,就不住地嘀咕:“要下雨吧?估计还小不了!” 果不其然,车到半路就开始掉点儿,而且越下越大。车到卫辉,简直是瓢泼大雨了。三步两步地窜进一辆“趴活儿”的出租车,就开始谈价钱。说实在的,司机还真没要高价,报出的价钱比预期预算还低一点。到了比干庙门口,雨还没停。司机还在后备箱里翻腾了半天帮我找雨伞,结果也没找到。就向附近摆摊儿的一位大姐借了把雨伞交给了我。拿着这把伞就往里走,还没走到山门,鞋就全湿透了。一路走过去,直到最里面,绕着比干墓冢转了一圈以后,雨就突然小多了。看来,这是财神爷保佑我这个门票钱花得值一点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