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咸驩,殷道复兴---商朝二(小辛至帝乙)

标签:
安阳殷墟妇好墓无锡锡惠公园泰伯殿 |
分类: 第八轮 |
河南安阳
(2013. 07. 12)
身自有封疆,
后位居朝堂。
提兵战沙场,
主祀祝强商。
【景点介绍】:
妇好墓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被列为1976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妇好享堂、母辛宗,即是妇好死后,国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庙号“辛”。其墓上的享堂,卜辞称“母辛宗”。这座建筑就是对母辛宗遗迹的科学复原。

【历史背景】:
妇好,姓好(古音(z),同子姓),妇是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对巴方作战中,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第一配偶(之一)、军事统帅、宗教领袖、一方诸侯,这四个身份单摆浮搁都不新鲜,可这四个身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查遍古今中外历史,好像还真不多。更何况还是个女人。
【旅游趣事】:
殷墟景区比想象中要大,而且还分两处,一处是宫殿区,一处是陵墓区。进了宫殿区,路过博物馆门口,先没进去,准备回来再看。先看看那些宫殿基础,这咱也看不出什么了,感觉就像是地里成排成行地长出了柱子。再往前走,那儿立着一座塑像,走到跟前才看见底座上写着“妇好”两字,这才想起妇好墓就在殷墟里 --- 头些日子看过一部电视片。既然都到门口了,那咱还是先“瞻仰缅怀”一下这位传说中的女英雄吧!
江苏无锡
(2017. 11. 19)
离家成就兄弟位
远走开创子孙国
自立江山
【景点介绍】:
泰伯殿,位于锡山与惠山之间映山湖畔,是纪念吴国和吴氏始祖泰伯的祠庙,又称至德祠。泰伯,商末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嫡长子,有让国之贤德。
【历史背景】: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礶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礶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因此孔子赞曰“至德”。传说泰伯(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生,立国“勾吴”,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49年,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立国建都的所在就是无锡梅里。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吴太伯到底对父亲的安排是赞成啊,还是反对啊? --- 要是赞成太王的安排,那应该在家里帮助弟弟啊!这一走不是成离家出走了嘛!
周国在商朝西北,商天子能允许周人的一支跨越国土到东南去立国?这也太缺心眼儿了?
【旅游趣事】:
既然叫“锡惠公园”,那核心的景点自然是锡山和惠山。进了公园门就开始爬山,翻过锡山,就来到了映山湖畔。一眼望去,湖的四面尽收眼底,就决定顺着湖边走一走。从湖东面的牌坊下,逆时针走到湖西北,就到泰伯殿前。看了看介绍,又拍了两张照片,又接着往前走。原以为从翻过惠山就能到到惠山古镇的最西端,然后一路往东正好游览完惠山古镇。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此路不通,只能又从湖的西岸走回公园北门,出门进入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