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几代冲龄---东汉三(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

标签:
龙虎山北禅寺青城山杂谈 |
分类: 第七轮 |
江西鹰潭
(2018. 10. 21)
龙入长河 河增灵性
虎据高山 山有威名
修仙之所
【景点介绍】: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历史背景】:
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永元(公元89年)初年,汉和帝赐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张祖都婉拒了,他对使者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祖决心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去了。
张祖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祖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而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祖六十岁(公元94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倘若张良在天有灵,不知对子孙这种入山修道的行为该做何感想。张良晚年也曾修道,可问题是那是干过大事,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说白了叫“经过见过”。像这还什么都没干呢就修仙求道、就“无为”,那这辈子还混什么大劲呢!况且,留侯“经过见过”之后,能对这个世界看开,可这还什么都还没干呢,能对这个世界看得开么!
【旅游趣事】:
青海西宁
(2007. 08. 13)
胡汉杂处丝路村,
立祠只为教人伦。
千年何论儒佛道,
劝人向善真灵魂。
【景点介绍】: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因北山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禅寺也因此又叫土楼观。北山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以后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整个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据说,“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
【历史背景】:
历史上土楼观有过很多的名称。初建于公元106年,汉朝时,当地群众为河湟名人——护羌校尉邓训在北山修建了“贤圣之祠”,最早称为“土楼山寺”, 231年(魏明帝太和五年),佛教盛行于鄯州(西宁),有信徒作龛于土楼山断岩之间、藻井绘画、雕墙故壁、建筑寺阁栈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时。明代,曾有印籍僧人主持山寺,永乐年间,寺僧桑儿加朵应诏入京,明成祖朱棣亲敕“永兴寺”之名,清代以后,古洞殿宇多毁于兵火。道教进入土楼山是清代末年的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史的映射:A品牌的故事】:
四川成都
(2006. 04)
修行远离家,
天师川蜀达。
远借黄老论,
道教见中华。
【景点介绍】:
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历史背景】:
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陵。
东汉顺帝初年,他入鹤呜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内)修道,创立五斗米道.亦即天师道。鹤鸣山与青城山同属古岷山山脉,张陵最早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山中。
公元143年(东汉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佛家进山了,道家也跟着进山。道家有点意思,从一开始就“明码标价”--- 五斗米。作为宗教,只要一明着要东西,就难免让人往骗子那儿联想。这或许也是道家到今天发展不如佛家的一个原因吧?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