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无人区”
(2010-04-27 10:14:28)
标签:
电影审查赵葆华宁浩无人区林莺娱乐 |
分类: 心灵漫步——原创随笔 |
赵葆华老师因为在自己博客上写博文披露了宁浩电影《无人区》等的审查情况及个人意见,被媒体“关注”后而招致网上的攻击和谩骂。那阵势,有点恐怖。真感觉到了“无人区”。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利欲熏心惟利是图的社会,确实处处上演着疯狂和残暴。
但本莺感觉,这种谩骂和攻击,并非仅仅针对赵葆华先生个人,而是针对整个电影审查的委员们,针对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
电影审查制度该不该有?这好像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似乎有国家政府的地方都有。记得前不久观众大呼上当谩骂另一部已经公映的影片时,就有跟帖质问:这样的片子是怎么出笼的?广电总局和发审委那些人是干什么吃的?应该问责!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审委的工作本来就是招致谩骂的。稍不留神放出一个垃圾片(还不是法律法规规定不能放行的种类)要挨骂,按规定毙了某些片子得罪了投资人电影人和影迷也要挨骂。委实立场尴尬。不过,本莺觉得,电影作为艺术产品,评审靠的是委员的主观判断,审查的标准尺度和处理方式倒是值得仔细斟酌和认真探讨的。
从公开的资料看,电影名为《无人区》,实则还是有人的,至少那些演员扮演的角色是。只是可能都是些不正常的人,是疯子。石头疯过了,赛车疯过了,莫非宁浩和投资人沿着这个思路,在《无人区》里要表现的正是疯狂的人?《无人区》莫非就是疯狂三部曲《疯狂的人》的代名词?
果真如此,那个“无人区”是可怕的。大概没有哪个人不愿意生活在和谐安宁的社会里。本莺要说的是,纵使这个世界已经疯狂,纵使电影能反映部分现实,那也应该力图让其回归健康正常理性。这便是良知,便是社会责任。
将病态和疯狂引导成健康理性正常,是艺术家的责任;反之,是恶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