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天安门"

(2007-03-10 09:06:11)
分类: 他山之玉
(转贴.看看吧,这个帖子也许会令你震撼.至少,它震撼了我.)
家乡的"天安门"
作者:铿锵多人行 2007-02-27 12:06:52
ERDONG在博客上说她在北京的学生得了“过年忧郁症”,我的情况比她更严重,得了“过年恐怖症”。恐怖的不是伤财,而是劳民。老公一个家,我一个家,两个人在家里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春节期间就得两边跑。这不,初四晕头转脑坐五六个小时车刚从公公婆婆家回湘潭,稍稍整理了一下内务,初六又急急忙忙往宁乡的娘家赶。
   爸爸妈妈深知女儿路途的劳顿,头二天几乎都没和我们聊什么,让我们好好休息,猛睡猛吃。第三天阳光灿烂,父亲提议,姐夫带路,我们一大家子参观城郊新建的县政府各机关,父亲因为去过一次,讲起那里的排场,眉飞色舞,一口一句“好大勒,下不得地呀,就象天安门似的,你们一定要去看看”。临行前带了相机,顺便拍了几张,给诸位看看我们家乡的“天安门”。
家乡的"天安门"
这是紧靠政府大楼旁边的“城管大楼”,远远一望,不知身在何国,估计欧洲一小国的政府大楼也不过如此。
家乡的"天安门"
城管大楼旁边是县国税局的大楼,在蓝天下熠熠发光。我初中一同学就在这里工作,他高考落榜后考了税务员,现在是国税局的副局长,楼台馆所,车进车出,非常神气,令我这个在高校执教鞭的书生自惭形秽。
家乡的"天安门"
越往前走,就发现四处的建筑越来越象“天安门”拉。
家乡的"天安门"
 
 
庄严的正在峻工的“县法院大楼”。这是它的侧面。
家乡的"天安门"
法院大楼的正面。它太大了,我的相机隔了一条宽宽的马路,将焦距调到最远,还不能拍下它的全貌。
家乡的"天安门"
华灯初上,彩旗飘飘,灯笼高挂,这不是天安门,哪里是天安门?
家乡的"天安门"
雄伟的县政府大楼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不由得在心里喊了一句:政府呀,你真伟大!
家乡的"天安门"
参观家乡“天安门”过程的辛苦一点也不亚于参观北京的天安门,母亲、姐姐、姐夫、弟弟都累得不行,人人手里拿着个矿泉水瓶,用疲惫的眼神遥望着远处的政府大楼。
   姐姐、姐夫、弟弟原来都在一个工厂上班,本来经营得好好的厂子不知为什么要改制,半年的功夫就完成了由“集体所有--私人所有”的根本转变,用姐夫的话来说“比合作化的速度还快”。一万元买断了弟弟与集体的所有联系,他成了一个无业游民,在家乡流落了几年,现在长沙打工,一月八百元,弟媳也打点小工,一月五百元,家里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讲到以后的日子弟弟还是充满了希望,“只要有事做,呷饱饭是没问题的,担心的是以后儿子读大学要的那笔费用是个天文数字”。
   姐姐下岗七八年了,今年可望拿到退休工资,姐夫今年才五十五,还要等五年才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这次见了他俩,精神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姐夫年轻时候是个帅哥,生活的不易使他过早地衰老,背驼了,腰弯了,虽然理了个光头,一头的白发仍隐约可见。
   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好老百姓,日子过得那么苦,对家乡的变化仍然充满了自豪感。回来的路上,姐夫和弟弟和老公谈着最近几年家乡的发展,那口气,似乎俩人都是政府部门的代言人,老公沉默地听着,突然和我说了一句:你把这些照片在博客上发一发,让大家看看地方官员的工作场所奢侈到了什么程度。
   春节过完了,旅途奔波的“恐怖”也结束了,但想到官员们的奢侈,老百姓的生计,想到国富与民强是如此的不和谐,心里面又多了一丝忧虑。(YOY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