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意·见 3月11日
搜狐的博客大赛貌似也进入了评委评选阶段,画上了休止符……定位在学生的校园博客大赛场面还是相当火热的,也采用了多种宣传手段,无论是互联网上借助校友
录还是在我们楼下也能看得到的海报(虽然就见过一次,不过一下子贴了好几天,比较难得)。可以说这段时间,搜狐博客火了一把(官方博客好歹也上了百万浏览
量),剩下的工作是大赛后的沉淀工作,这样的比赛能不能让用户积累起来,这才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即便参赛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是这些人都能成为活跃用户那就
可以“阿弥陀佛”了。
留下博客的关键,主要是养成习惯、形成网络。
所谓养成习惯,第一个自然就是写的习惯。看到好玩的有趣的东西写一写分享一下,另外的一些朋友看了会说“有价值”,然后激励着博客,逐步就会养成写的习惯。又或者平时的心情得以发泄……而我认为,单项的征文比赛本来是能巩固博客写作习惯的。
举例说明。《我的考研日记》是一些相当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后来者,现在的大三学生非常有帮助,这样的内容不会没有价值,可惜的是,看看这些文章的流量统
计,十几的比较多,估计博客也难有兴致分享自己的精力。考研日记完全可以通过报考学校和报考专业对文章内容进行划分,大三学生中想报考相关学校的肯定会通
过搜索引擎,抑或是教育频道寻找相关信息,这样的内容有价值,结果还是没有帮博客推销出去……有些可惜。
在说说形成网络。搜狐的网络上设计的其实比较优秀了,譬如链接上可以看到博友什么时候更新,可以看到最新的访客。但是在这次大赛,完全可以借助比赛将同一
学校的校友聚在一起,譬如在搜狐上,就有三四个我们班的同学,是我自己问的,一个班可以问,一个学校就没戏了,这工作搜狐可以通过大赛提我完成,可惜现在
没做。只有在搜狐上有朋友网,我们才能更长久的呆下去。不过这个工作,什么时候做都是可以的,另外应该伴随着和校友录的整合。
大赛结束了,提提意见,“聊表”心意,嘿嘿。
后一篇:一些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