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齐飞
齐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30
  • 关注人气: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爱的web2.0校友录

(2007-02-28 16:54:59)

杂七杂八 2月28日

   作为在校学生,我是非常关注校友录这类的东东,毕竟学校变来变去,为了保持联系,需要一些纽带,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理由,可能同一个大学内的多结交些朋友,总之理由多多。而现在互联网为之提供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了。

    还是过去的某一天,有那么一个叫chinaRen的网站,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俺也傻乎乎的冲了进去,可惜的是,那种东西显然不是天天要上的,结果好久不上,不小心就把用户名密码忘记了,前一段时间,又重新注册重新加入了一遍,费劲呀。

    web2.0的校友录就不同了,譬如校内网。上的时间也多了,经常看看有没有人访问,有没有人留言,现在又多了个IM,有的同学干脆下载下来开机就登录了,用户完完全全的黏在上面了。不过集中在高校,不知道他如何处理毕业后的学生,他们应该接着去哪里?如果校内网没有考虑清楚的话,很可能,已经结成的网络也会散掉。当然生源年年不断,因此仅仅是用户难以增多而已。

    最近看见了新浪博客上的大标语“web2.0时代同学录”,新浪准备用圈子圈起同学,本来以博客为根本,去这么搞也无可厚非,但是却有两个根本性的毛病,使他肯定是言大于实。第一是,新浪圈子功能太过于软弱,基本等于没啥功能,除非来次大改版,让圈子首页能够拥有足够的个性化,另外就是增进圈友间的关系;第二是,作为一个关系的存在,这么明目张胆的作为媒体出现,要么不够真实,要么难存隐私。现在随便看看有多少学生参与其中,就可以估计其效果怎样。同学录还不分时段,感觉就是为圈子提供了一个新概念……汗呀。

附上几点小建议
  • 同学录应该自动归结,只需让博客在登录后,详细填写个人信息,记录从哪年到哪年在哪所学校,然后自动加入同一圈子……
  • 圈子功能需要更全面,至少发个短消息的功能要有,要不圈子无法联系博客,又怎么叫他圈子?
  • 如果仅仅让圈子拥有更多概念的话,其实从教育频道引流量很容易将考研、考证、出国、四六级这样的共同人群圈起来,而且分享自己的内容资源也会具有实际价值,甚至可以对通过爱问知识人上传的一些课件进行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