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 2月20日
今天下午本来说去一个温泉度假村一游,事实上也去了,不过只是浩浩荡荡一大队人进去参观了一圈,然后又浩浩荡荡的回来了。对于这一行,本身的期望值太高了,而眼见的事实让人大失所望,自然就只是败兴而归了。
对于任何产品,顾客在购买前都会拥有对他的期望,只是层次不同而已,而这就跟品牌有一定的关系,对于一个陌生的品牌,显然你不会提出什么高标准严要求,当然你也不会为他们付出太多的“¥”。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品牌来说,我相信他,并选择了他,而后他让我失望的话,那么,再次让我选择他真的很难……而这次温泉之行是同样的一个服务型的产品。我在去之前拥有一个期望,假如达到的话,我会产生满意,而事实上,他没有达到,因此,我们都很失望。回头想一想,是他们的高价格让我们拥有了太多的遐想……
-
服务人员未经培训,态度肯定是不够完美,更可惜的是,连业务都搞不清楚,客人进来后,究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非所有人都了解;
- 设计不够人性化,这主要在温泉方面;
当然,这也是要求过高的“过错”。毕竟那里现在还人满为患,预定都很难。即便我认为他的服务与设计超级没水准,也不会影响他的正常营业,如无意外,他能安然的持续经验数年。这就像在我们学校的食堂吃饭一样,即便再不满意,不好意思,你只能吃这个……毕竟温泉是稀缺的,可替代品当地及周边都不多,因此因为“产品”竞争不充分,他们也就拥有了“霸道”的能力。
不过,窃以为这样做法不够科学。“泡”温泉在国内服务行业中尚属“新鲜”行业,拥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享受者也是那种愿意花钱尝试“新鲜”“健康”的人群,因此配合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设计,会让这次温泉体验产生更大的“价值”,而这些用户亦会为此买单。
再举个例子,譬如某地开发了温泉别墅,这够有吸引力了吧,而温泉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这样的房产应该走高质量的精品定位,但是可惜,这个别墅仅仅将温泉的特殊突出来了,但是在别墅的设计上不够“漂亮”,愿意享受温泉的人群,肯定会为高档次的房产买单;相反,别墅舍本逐末的单纯追求“温泉”特色,却忽视了别墅功能的主体,这是一种浪费,甚至会让人放弃这样的选择。
这两个例子都表明,温泉度假村的定位在高消费群体,“最好不要”将其服务质量做成路边摊;温泉别墅亦一样,定位很高,但是与同类别墅相比,其结构设计却差了档次。简而言之,就是整套产品、服务的定位应该相同,表达的价值主张应该是一致的,对于高定位的产品,瑕并非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