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壳体验

(2006-12-29 20:17:49)
   前几天,贝壳开始了正式公测,我也就趁机体验了把,今天把体验的结果交上来。
   很早就风闻贝壳这个产品,在小圈子里面挺受关注,而且对贝壳这个团队抱有好感,所以迫不及待的开始体验。
   首先是他的价值主张,很明确,帮助网友数码导购,如同数码方面的豆瓣。而正是因为如此,其模式也就很清晰,豆瓣的成功模式显然可以模仿,而另外一方面,因为数码产品比之书籍,价格利润贵相当多,会在其他方面拥有创新的机会,而且我深信利润很大。
   贝壳的界面相当清爽,而且操作起来很舒服,整个体验过程不错,当然作为一个初创性的企业自然不可避免的拥有一些思考欠妥的地方。现把个人意见列举如下:
  1.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来贝壳可能是拥有明确目标的用户,而这时候对于该产品的相关信息是可以看得见的,然而有几个东西欠妥。第一个是价格,只提供了一个大体范围,感觉可以做得更精细些;第二个是未来的用户体验应该相当多,怎么区分针对一个产品的不同体验,是否应该通过一些分类将体验进行划分,譬如一款手机,针对照相功能的体验内容,能不能帮我集中起来。我想实现起来大概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半自动tag,可以提供一些选项供用户选择;而另外一方面,可以直接将体验拆成一端端,对于一款手机,分成摄像、操作系统、音乐几个方面……
  2. 接着就是一些数码产品的对比,因为选择了一款后,不满意,如何通过性能对比,提供其他的可能选择?这方面贝壳完全没有考虑。另外对于硬参数的对比、推荐,这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3. 剩下就是对贡献者的促进,毕竟用户贡献的假设成立后,才能成就数码社区丰富的内容。
  4. 另外,盈利方式,肯定会因为数码产品的特性而不同,当然这方面的探索需要等待积累一定数量的用户后才有可能……
  5. 对于模仿者的防范,显然这种东东模仿起来不是特别难,在没有形成用户壁垒前,估计良好的口碑是其成功的一大支柱。而这种口碑应该扩大化,而不是仅仅在互联网的圈子中,应该拓展到潜在的用户群体中。

   就扯这么多了……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