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有最高境界,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飞花取叶皆可伤人无招胜有招,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说白了,就是赢了你,却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可能没有看见对方出招,或许也没有看见对方的战阵,而这些在不知不觉中的手法却的的确确是最高明的。
比较购物的最高境界也同样如此,挂着个比较购物牌子的网站境界就差了一些,虽然确实简洁,开宗明义,但我心目中的最高境界却不是如此。比较购物,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比较进行的购物,而盈利的模式就是为一些网络商家带去有效的流量。比较是这类网站的关键,比较有很方法,主要分的话就要么是硬性的诸如价格和产品规格,要么就是软指标,一些人的评价和对商家的评价。而我所谈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软指标上下功夫,而网站中的代表就是豆瓣。
口碑的力量
前一段时间,新浪有个专题就是口碑的力量,而边缘视角中也专门汇集了一些博客和口碑营销的文章,其中也有篇谈豆瓣的,我就是那个时候才发现豆瓣。后来是在web2.0的群里,有人谈起了比较购物,我这时候才再度联系起了豆瓣。豆瓣这样的比较购物网站藏的很深,在这里商业气氛淡了。
相反的模式
豆瓣,对于普通人来讲,其第一印象绝对不是一个比较购物网站,而是一个评书的好地方,对于网站来说,就是由用户自主提供了内容。而他们利用这些内容,并通过一些小小的链接来为自己增收。可能对于一般的比较购物网站来说,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硬性指标来让别人遴选出那个是最合适自己的,并最后加入了客户的评论,对于他们来说购物是重要的,而评论仅仅是参考。
豆瓣在走一条相反的道路,在豆瓣,评论最重要,而比较购物的环节被弱化了,虽然在实际中大家都开始通过他的链接去买东西。而且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评论很重要,并且好的评论可以在潜移默化的促使人去购买这种东西,而且不露痕迹。
盈利模式新探讨
好的东西都是要学习的,在博客世界天天叫嚣着要盈利的今天,实际的动作却逃不出那广告的怪圈,好像没有广告就没有收入一样。其实豆瓣模式就可以推广到bsp。博客同样是提供内容,而且里面也有不少书评,影评,不过现在却没有形成模式,他写他的,bsp也不关注,其实仅仅增加一个简简单单的引导链接,就可以给自己增加收入,是不是bsp都大到不在乎这些了呢?那这样可以把收益给博客主么,至少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而或许书籍可能收益太小,但是想一想还有数码产品,那一个数码相机,手机……是钱呀~~
另外对于博客来讲,比起单独的评文评书,更有信誉的保证,那么多文章和个人介绍在那里一方,一下子就筛选去了很多可能的广告帖子,真实的东西就比较多了,而另外一方面bsp可以通过授权来展开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所有的博客都可以加入这样的链接。
不知道哪一天在新浪或者在和讯发了一篇书评后,后面会出现在当当购买此书的链接……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