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戏言:我是一个硌硬的人(360辑)

(2019-05-30 11:12:05)
标签:

编剧曾鸣

分类: 曾鸣词言

曾鸣戏言:我是一个硌硬的人(360辑)

“硌硬”一词是北方方言,意指使人心烦、闹心、添堵的人或事。但我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中性词,棱角分明,不服软,较真。

在我的性格中,有特别通达的一面,与世,与事,与名,与利,无争。也有特别硌硬的地方,不依不饶,死磕,宁可两败俱伤,也不秋色平分。

所以,能够与我相处下来的人,一是大度宽容之人;二是惺惺相惜之人;三是无可奈何之人;四是拿我当透明的人。其实,我本来就是一个透明之人。感恩这些人,没有他们,我肯定一事无成。

 

人与人之间,要想把话说得敞亮与通透,最好都拿以前的事儿说事儿。因为大家都见过昨天的太阳和月亮。但擅于把话说得神乎其神,牛逼哄哄,且无法被辩驳的人,都擅于拿明天的来说事。这种人,大多不是大领导,就是大师。

 

编剧与导演的合作,如果双方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相当,就更加要相互体谅,换位思考了。编导之间,导演往往更多作为一个设问者和问题终结者而存在,而这两极都是有风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更需要勇气和耐性。

作为编剧,对此有时可能会有些烦,有些纠结。但经过沟通与打磨后,如果你发现作品的亮度的确增加了,那么,你会为导演的搅尽脑汁而感动,你会庆幸有一个在前面给你投石问路,在身后为你兜着的好伙伴。

编剧和导演不是一对天敌,但的确需要相互适应。如果能够形成长期合作的“搭档”关系,则会降低极大的沟通成本。

 

在当今职场上混饭,精明的人太多,糊涂的人也不少,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更多。神马都是过眼烟云。所以,你别想上下通吃,也别想左右逢源。事来了,兜着。

要么你抡棒子,恶狗服粗棍;要么你撂挑子,爷不伺候了!当然,这首先得取决你有没有棒子,能不能担当。

 

年轻的时候,有一位比我年长十多岁的同事,领导不在场,他的意见比谁都大,话说得比谁都狠。领导来了,还是特意来听意见的,他第一个满脸媚笑,半个屁都没有了。我从来都看不惯这种人,在会上就当面揭穿,把他的狠话和意见,我能记多少复述多少。他从此不敢当着我的面装大爷!

 

我最近在做非遗展演项目,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按照这个标准,我每天刷朋友圈的内容,应该是达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