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何谓大度之人(331)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文字,在法律卷宗里叫作证词,在红头文件里叫作政策,都是一字千钧的硬件;而在文学艺术作品里面,文字叫作真善美,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软件。
但是,刚性的文字,可以诠释和执行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弹性的文字,却可以引领和影响社会,去建立更为符合人性的规则。
国人大多愿意把那些讳莫如深,左右逢源,退避三舍之人,称为大度之人。然而,那种仗义执言,长驱直入,寸土必争之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做人的大气呢。前者的容人,实际上是容人容己,所谓让人一寸,得理一尺。而后者的不容,则是为求青红皂白,奋不顾身。
该容则容,求同存异,是为大度;不该容亦容,一团和气,实为小人。
电影、电视、电脑(含手机)这三块屏,现在是“两头热,中间冷”的状态。电影最古老,电脑最年轻,但它们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电视背负了宣传和娱乐双重压力,虽然政府的投入和干预最多,却终因业态封闭,养尊处优,船大水浅,步入危机。
昨晚吃饭时,一位话剧表演艺术家兄弟问我,师兄有没有情怀做一部话剧?我说,我这人啥都缺,特别是钱,但就是不缺情怀。但前提是,咱们要玩,也要玩那种对得起哥们情怀的戏。年纪来了,名利淡了,“涂脂抹粉”的东西,就让人玩去吧。咱玩不起,也玩不来。
咱得善待戏剧和自己。
我是个急性子,大概在四十五岁以前,写东西,能不过夜的,绝不过夜。一台晚会串词,一个独幕剧,两三首歌词,待到天边露出鱼肚白,一定画上句号的小太阳。五十多岁以后,再急的活儿,你急我也急,但晚上基本一个字不写。遛狗唱戏看电影;刷屏喝酒看足球。年轻时像个火锅,文字容易冒泡,涮涮就捞。
年纪大了,慢热一点好,把水份焐干了,冷水泡茶,慢慢浓。写不是问题,效率也不是问题,但拿出去的东西,不能太水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