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戏言:看破就说破,没听见就没听见(330辑)

(2019-01-10 15:21:23)
标签:

编剧曾鸣

分类: 曾鸣词言

曾鸣戏言:看破就说破,没听见就没听见(330辑)

昨天下午,一位著名作曲家私信跟我说,他把与我合作的一首歌,发他一个同为作词的朋友去打谱时,那位朋友可能读着来了兴致,非要把我“人到醉时,见好就收”一句改为“见好就收手”。结果弄得这位作曲家仁兄很不开心,跟他杠得比较厉害,说他这是画蛇添足等等。我倒没觉得那么严重,如果是由于谱曲需要多加一个字,也没什么,问题是,现在作曲家坚决反对加这个字,所以,就大可不必添“这只手”了。

我这人唱的比做的好,我到醉时,从不知收手。但我现在有时想收点心,收收口,所以,真要被那位好心的朋友“收了手”,意思反而就小了。

 

昨天晚上,读到一句歌词“听山风静静的吹过”。这却又让我想动动手,把“静静”改为“轻轻”了。我明白,这位作者大抵是想表现那只“心灵的耳朵”,比如“听见花开的声音”。但不知为什么,人家的“听见花开”,让我觉得有形象,有动感,有妙趣,是一种化视觉为听觉的通感修辞手法;而“听山风静静的吹过”让我觉得是一个小小病句,因为在这句词里,“静”的指向就是安静,就是没有声音,就是听不见,没听见就没听见,我看不出还有什么其它含意。

文字,在诗歌里面,有时就像一颗颗露珠,透明而脆弱,一碰即落,必须小心翼翼,翘着手指去摆弄。即便是天成妙句,那也得看你和文字的交情有多深,深了,才心有灵犀,才听得见,留得住。

 

"看破不说破,讨厌不翻脸,懂得放弃,学会宽容,知道不争"这类话到处流传。真要活成这样,那就该恭喜你了,你已经成功化身为一个老妖精了!这样人,古往今来,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批量生产。以前叫老好人,现在叫大忽悠,指的就是这种人。

中国为什么迟迟进入不了真正的法治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为什么一有风吹草动就万马齐喑,为什么大街上连个老太太跌倒也没人敢扶,为什么闹市中小悦悦被车撞得血肉模糊也没人敢救,为什么贪官遍地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什么一人得道会鸡犬升天,为什么墙倒会众人推,为什么历史总能被搅成一潭浑水……

在我看来,就是这种人扎堆;难怪十几亿之众,实说实干的,就一个小崔!真正的活着,就是要学会擦亮眼睛,去看破并说破那些破人破事;就是要真诚真实,让那些破人越来越看不惯你,让那些破事不来缠你!

 

成熟的果子就快烂了,成熟的谷子就快被割了。成熟离腐朽只有一步之遥。人非草木,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的肉身虽然也终将老朽,但人可以保持一个相对青涩的心灵。拥有这样的心灵的人,会越活越率性,清醒而清纯。

 

写歌词,可以代人做梦,可以命题作文,但必须要激活并植入自己真切的情思。否则,你既写不出别人的山,也引不出自己的水。形容词用了一堆,画的,还是千篇一律的山水,塑料花一堆。

热衷于参与同题诗词比赛的朋友,一定要搞清楚,同题诗词比赛,不是同质化竞争,而打的恰恰是差异牌。同题比拼的,是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