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鸣随笔:我看“活在当下”

(2019-01-07 14:18:22)
标签:

编剧曾鸣

分类: 曾鸣散文

曾鸣随笔:我看“活在当下”

昨晚,去广州友谊剧院看由杜鸣兄 (中)作曲,湖南郴州市歌剧团排演的大型歌剧《陈家大屋》。散戏后,在剧场外欣遇一位我在湖南省歌舞剧院时的老同事、来参加演出的大提琴演奏家都华兄(左)。

 

今晨,收到一个邮件,在书信里欣遇一位我年轻时代的词友、湖南财经学院教授杨成杰兄。

 

都是三十多年未见了,都有一见如故之慨,都是通过传统“渠道和平台”相遇。与都华兄虽匆匆一晤,却互加了微信,到今早,我俩还在开心私聊一些过往人事。

 

成杰兄是通过我发在湖南一本词刊上的作品下面的地址,给我寄了他的一本新书和附信,并嘱我去南方都市报帮他找两份某日的样报。

 

后来,我通过手机短信发了个二维码给他,试图与他互加微信。他却告诉我,他还停留在短信阶段。这使我多少有些诧异和失落。

我不可能在微信和短信之间频繁换频道。有位好友说,现在短信也就剩下催催水电费、电话费之类的功能了。

 

是啊,渠道不分新旧,都可以聚拢人脉,但传统渠道,如果不能有效对接新的“平台”,那一个人的生活,就很难建立新的心态和生态;一个行业,也很难创新业态,赢得持续发展。

 

故在我看来,所谓“活在当下”,不是指活在桃花源,活在闹市中,活在纸上和楼上,而是指活在网上。既然大家都认同,当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时代。那么,当下最大的所谓“地气”,已经不在脚下,而在网上,在朋友圈。

 

当然,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当下”与“活法”,如果不是别的什么原因,一个人为保持自我品位,非要逆流而上,逆向而行,逆时起居。那也显得很有个性,很有逼格。

 

其实,也很时尚。

 

2019.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