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有“品相”的歌词和“鸡精”歌词(324辑)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读读有美感,听得懂;想想有故事,道不明的歌词,就是有“音乐文学”品相的好歌词。
有种所谓的“音乐人”歌词,胡编乱造,无病呻吟,颠三倒四,小肚鸡肠。就像一碗碗用骨香粉和鸡精勾兑的汤面,我不怀疑它喝着可能顺溜,但就是缺钙,没营养,喝多了反胃,伤肝!这种口水词儿,掉了祖师爷一地节操,毁了小青年一腔衷肠,坏了一代词坛。可悲,可叹!
文艺界有许多名家和大家,实际上是以做二度创作的身份,去做三四度创作的活儿。以技法取代方法,以视听勾兑观念,以利逐名。
一个人有没有脾气,不是看他发不发脾气,而是看他敢跟谁发脾气!我不行,只敢跟老婆发脾气。
好写又好看的戏剧和电影,大多有一个明确的对手或一股反作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难写又难以理解的戏剧和电影,大多没有一个明确的对手或反作用力。前者,大多看完也就完了;后者,大多看完仍有嚼头。因为后者,一直把你当作了故事的参与者。
据悉,今晚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共颁布了十部优秀故事片奖:《红海行动》《战狼2》《十八洞村》《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大鱼海棠》《大唐玄奘》《老阿姨》《龙之战》《明月几时有》。作为一年平均看四五十部电影的我,只看过《战狼2》和《大鱼海棠》。战狼2,从技术层面上看,拍得不错;内容,就一个字:二。大鱼海棠,技术和内容都很棒,一个字:赞。电影生产的基因,属于工业;电影发行的属性,属于商业。不知这个“华表奖”的评选,倾向何业。当然,这是一个由“主旋律”主导的市场,我们坚持“自主择业”。 现在拍了这么多“主旋律”电影,我咋觉得都比不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呢?看来,我的智商,这大半辈子毫无改观。
最近在全民K歌K了几大段旦角唱腔后,我发现样板戏里的旦角唱腔,其实很适合老生演唱。因为那些女主角也都是“高大全”、有身份的女汉子。满弓满调,气壮山河!单从技术层面讲,有些戏是写的真好,比如《龙江颂》里,江水英让大家尝一壶从旱区井底打上来的水,又苦又涩。旱到什么程度,自然无须多言!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自带表演,这也就是戏剧的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