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与什么人一起做事,比做一件什么事,重要得多。因为同样一件事,与不同的人做,效果和结果会大不一样。有些人,会把一件事做得有棱有角,花团锦簇,成为你们共同拥有的一个经典案例;有些人,则会把一件事做得汤汤水水,甚至一地鸡毛,让各自不堪回首,悔不当初。做人要讲缘分,而做事,就是缘分的结晶。人在择事的同时,其实事也在择人。所谓事在人为,也包含了这样一层意味。艺术方面的合作尤其如此,因为标版,全凭心气和脾气。
一个真正的批判者,不是内心阴暗的人,不是对现实的美好视而不见的人;而是看得见更加阳光和美好的未来的人。有价值的批判,所展示的是一个人思想的能力。而思想者,永远是高贵的。
导演与球队教练有共同之处,进入排练场就像进入训练场,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技战术问题。不同的是,教练只需要对老板、成绩和球员负责,不需要直接对球迷负责;而导演在需要对投资方、票房和演员负责之外,还需对剧本的文学价值和观众的审美愉悦负责。为了更好地履行上述职责,导演就需要根据剧本的规定情境、思想内涵、业界趋势和市场动向,确立自己的排演理念与创作依据。这之间,就有个宏观考量和具体操作问题。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因此,衡量一个导演的高下,就看他是否具备了“悟道”和“制器”的双重能力,是否掌握了打通“道”与“器”的学理,是否拥有了必要的才情和思想储蓄。遗憾的是,现实并不乐观。当下,工匠型,经验型导演似乎更有市场,蔚为大观,成为剧坛主流。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出在导演行业自身,就一定是出在大环境上。
写晚会,就是说他人的话。就是说他人想说而说不好的话,就是把他人的话,说得比他人更漂亮。这就是职业高手,这一点,你一定要搞清楚。
前年以前,我一年都难得坐两三次公交和地铁,总感觉浮在这个城市的表面,与城市潮流和主流,也格格不入,不入流。一些时尚地下空间,听说过,没到过;一些老旧横街直巷,路过过,没进去过。所以,在广州生活了二十多年,感觉与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城市的接触,竟不如这两年经常选择公交+地铁+共享单车出行后,来得如此真切与频繁,同时,这也增强了我切身的市民意识和城市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