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187)做人的厚道 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

标签:
词作家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干一行,爱一行”和“先结婚,后恋爱”一样,尽管有点被动,但也是中国人一个息事宁人的选择,关键在于,如果最终真的能够“爱”。如果只是籍此作自我激励和维系的借口,那我劝你趁早改行。现在的选择毕竟多了,用人也更强调“综合素质”,因此出现了不少“跨界英雄”。互联网都寻求+,人生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而且要相信,你干过的都不会白干,都会在适当的时候,转换成你特殊的能量。放弃,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外国人也很虚华,比如他们对人普遍持过度恭维的态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真实的判断。中国人不太习惯当面赞美一个人,中国人不屑于讲假话,而又不敢讲真话。中国人的累,是心累。是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时的累。
我不知道怎么将人分等级,若以本事论,那我认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必须有脾气。脾气中包含的能量很多,有火气,有正气,也有志气。当然,脾气只应当对同等和上等人有。人有七情六欲,人活一口气,如果一个人连脾气都没有,还活个什么东西?
我的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就是不把事情当事情做。就是把事情当快乐做,当爱好做,当友情做,当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做。这种做事风格的优点在于,没有多少名利上的心理负担,干活不太累;缺点是,韧性不足,遇上不好玩的人和事,容易放弃。
做人要厚道,这不是一个表面上的态度问题,而是一个立场和程序问题。具体讲,比如在外做事,不论大小,首先要搞清楚这是谁的事,其次要搞清楚谁在接洽此事,然后就要搞清楚你在这件事中充当的角色。谁的事,这是个立场问题;谁在接洽此事,这是个程序问题;充当什么角色,这是个权利授受问题。如果没有搞清这些问题,你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搅局者。即便出于好心,也只会办成坏事。让人产生误解和不爽,那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
看戏算不算读书,当然算;就像读小说也算读书一样。但看戏不能取代读书,即便是看莎士比亚的戏,也和读他同一部戏的剧本不能划等号。看戏是一种被动性的审美活动,是以诉诸于感官为主的;而读书是一种主动的理性思辨活动。观众只能通过角色与戏剧家进行情感交流,而读者可以直接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