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词言(87)高度与温度

标签:
词言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我从不指望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我只希望你和我保持同样的温度。
有些人不错,但你与他处不来;明知有些人不咋地,但你不离不弃。人与人相处,处的是一份心气与脾气。心气对了,百花盛开;脾气不对,冰天雪地。生存是现实的,做人,却像做戏。
有些剧种,自始以文戏立世,现在却让它大打出手。有些剧种,历来以悲剧见长,现在却让它大唱颂歌。有些题材,历史已经水落石出,你们还在搅浑水……从形式到内容,戏曲被你们整得面目皆非,你们当台下坐的真是傻子吗?
一些写词的大老爷们,咱能不能少做点爱,少跟着喷点口水词呢,牙酸。如果不把打折的爱当招牌,词就写不成器,卖不出去,那咱换个体面活法咋样?
李玉声的“再刻画人物,京剧就没了”的这个说法好!一针见血!京剧本是以欣赏“形式美”“程式美”和演技为主的艺术,所谓“刻画人物”,应以体验人物基本内心依据为主。京剧表演,对人物性格与表情都做了明确的程式化定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演剧观念与方式,是戏曲艺术在长期的剧目生产、人才流动、观众审美的探索中自然形成的。形式大于内容,也成就了作为世界三大演剧体系之“梅氏体系”的一大特色。
当今中国社会,你跟人谈审美,人以为你要看漂亮脸蛋。你跟人谈情怀,人以为你瞎扯蛋。你跟人约会,人以为你拉关系。你主动及时履约,人以为你急于赚钱……如果说,“文革”造成了人害人,难道说,“改革”造成人防人?
如果说,“音配像”是对中国京剧经典影像的一个跨世纪克隆工程;那活色生香,精雕细琢的《舌尖上的中国》,则是对至臻至善的中国美食的一次全方位广告。前者是将听觉转换成视觉,后者是将味觉转换成视觉。这是一个视觉至上的时代,百闻不如一见。所以作词,你得有画面。
如果有一颗白马王子的心,那你必将成为一匹闪亮登场的黑马。
喝了校长的酒,岁末年初,心气浮躁,三天过去,没细想校歌的事。但那酒,还在发酵,还在升温,刚才,忽然就冒出了火苗,有了灼伤的痛感。好,这个感觉,对了。三分腹稿,七分即兴,此为作词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