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明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教师校长 |
分类: 曾鸣散文 |
1935年11月8日(农历),我的母亲出生在株洲县一个小山村。母亲姐妹三人,其中二姐夭折,这在依靠传统耕作方式生存的中国农村,其家庭的处境和生存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正是这危机四伏的生活逆境,反而锻造出了母亲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的刚强个性。在她最初的人生愿景中,她便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将来能够支撑家门的好男儿!
1952年,母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女师,这是一所读书不用交纳学费和伙食费的学校。从此,我们的母亲走上了一条终身自强自律、为人师表、播种天下桃李的人生道路。
作为湖南省幼师界的骨干教师、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我的母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师;从教员到校长到独立创业办学,母亲用整个生命历程在践行着她的人生愿景:她不但用她辛勤劳动的回报终于支撑起了整个家庭;更以她美好的职业理想与奉献精神支撑起了她所任职过的学校,以她教书更兼育人的崇高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而这些学生,如今也都以各自的力量,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支撑着一片事业的天地。
1968年,因为那场历史的闹剧,母亲携着我年迈的外婆、带领我们全家下放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那个曾经只有三个女儿的家庭,被母亲一下子带回来三个儿子,故乡的人们惊叹着,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外婆的眼里洋溢着的是幸福的泪光。
我的母亲,不但桃李满天下,也是我们三个兄弟的启蒙老师,我从文、我二弟学理、我三弟学工,不论是寒来暑往,早读夜习;不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冲剌高考,母亲的身影总是我们前进的旗帜,她细心的讲解和开导,常使我们茅塞顿开,她从不埋怨我们的愚钝和分心,总是以鼓励和赞许的目光引导着我们上进,即便在偶尔分别的日子,她也会用几乎隔天一封厚重的书信与我们交流。就是对于孙辈,她也总是以朋友的心态、以商量的口吻、引领着他们调整和明确着各自学习的方向;对待她的三个儿媳,她更是视为挚友,长期与她们在共通的语境下、共同的女性视觉下、分析判断着社会、生活与家庭的种种问题,她们之间总是那么的和谐与融洽!
我的母亲,不但是一位令儿女们骄傲与自豪的母亲,更是一位好女儿、好妻子、好奶奶、好姨妈、好老师、好校长、好同事、好朋友!
我的母亲,她以毕生的奉献精神与生活热情,优质地、全方位地完善着她每一个人生角色,感染着一切与她交往过的人健康向上地工作与生活着。她精彩的教案、独到的美育思想所形成的文字,多见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刊和省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她高超的课堂表达和组织能力,给年轻的老师们做出了表率!我们一家,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高考,我小弟弟的女儿又第一志愿填报了师范大学)。
我的母亲,一生正直正气、善良善意、乐于助人、重义重情!
我的母亲,一生与时俱进、成就学问、乐于创新、不断进取!
我的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粗活细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我的母亲,一生乐观热情、多才多艺、风彩照人、硕果累累!
我的母亲,是儿女儿孙们永远的榜样!是我们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好朋友!贴心人!
这是一个周末早晨
一个以父亲为标签的节日
我试图给父亲
寻找他应当所属的
父亲的归类
父亲十六岁从军
从共和国诞生前夕
到东海的一个小岛屿
父亲等待过八年的集结号
但父亲的眼睛中
缺少霸气
缺少直逼的痛快
缺少暴戾、果敢与武断的军人
不是我所欣赏的军人
所以,我不能把他归类于
严厉型的父亲
父亲转业一直从教
从一个小学校长
到管理一些小学校长
父亲操持过许多大事小事
但父亲的言语中
缺乏反复
缺乏谆谆教悔的罗织
缺乏高谈、浅论与主张的教师
不是我所理解的教师
所以,我不能把父亲归类于
慈祥型的父亲
父亲作为母亲的丈夫
从年轻追逐
到一生的追随
父亲甘当生活的参谋
父亲的爱情中
缺席冲突
缺席伤害、决绝与牵累的丈夫
不是我所认同的丈夫
所以,我不能把父亲归类于
浪漫型的父亲
父亲作为我们的父亲
从我们的成长
到孙辈的成长
父亲从不给予更多要求
父亲的关爱中
缺失回报
缺失标准、理念与设计的父亲
不是我所佩服的父亲
所以,我不能把父亲归类于
理性型的父亲
我甚至不能把我的父亲
梳理归类到
——年轻时的父亲
我愿意相信:天下父亲
从来这样年老
这样一如既往
作为父亲
我给儿子20岁生日赠言
——男人是男人的一个方向
但,我没有方向
我始终在父亲的方向里迷失
题外的父亲
无法归类的父亲
——是我的父亲
父亲节:在父亲的旗帜下
我自惭形秽
我朋友从广州回来
他父亲病危
躺在医院
一年前他母亲去世
这次回家,半晚上
把我叫到
一个24小时营业的面馆
喝进啤酒,吐出郁闷
然后在清晨的街头与我分手
就在那一刻
他父亲闭上了人世的望眼
跟随他母亲的召唤,走了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噩耗
还是一个喜讯
只是祝福地下的人们
比地上的幸福更加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