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戈随笔:业主论坛,我们另一个家园

(2007-06-19 16:42:55)
标签:

业主论坛

骏景花园

随笔

分类: 曾鸣散文
 

        鸣戈随笔:骏景业主论坛,我们另一个家园

鸣戈随笔:业主论坛,我们另一个家园

  因为要咨询一件实际的事情,2007年的6月2日晚,我注册并登陆了小区的业主论坛,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一登陆,居然就叫我至夜半也下不来,自此,如果是在家里,我每每打开电脑,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骏景业主论坛,去看看我前夜发上去的贴子(其实多是我过往的一些随笔等作品)有无街坊的留言与评论;第二个动作,再看看我在新浪的鸣戈博客的点击数有无上升。后来,以至于到了办公室,有了闲暇,我还是会禁不住要点开这个论坛的总榜来作热情地旁观。我曾经是一个以文字表达为生的人,上个世纪,一个作家把作品发表在纸质媒体上,要得到读者的反馈,那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传播与出版周期,而现在,你写成贴上去,你就马上能够得到你身边的人们的批判与欣赏,这是多大的一种快感与满足呢!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八年,也写出过诸如《家住骏景》、《入住骏景》等文字在纸质传媒上发表过,但是,回想起来,这八年中,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段如现在这般,我愿意这样深切地关注着我生命中的这个核心生存环境,而我之所以这样迫切地关注她,恰恰是因为在这个家园中已有了更多关注我的人;相对于那个现实的骏景花园,这个“虚拟”的家园居然更为接近我们生活的本质与状态,可以说,论坛一夜,几乎超越我整整八年来对于骏景花园理性与感性的认知与了解,那些形同陌路的邻里,在网上,我们竟变得如此亲近,我们无话不谈,我们热心相助,在这里,学识、金钱、地位等这些社会环境下人与人平等交流的先决元素已被削弱,我们的共同语言和利益建立在“骏景业主”这样一层共同身份之上,我们的喜怒哀乐在家园的概念下因而便将发生最大程度的共振。我们参与其中并拥有自由的发言权,我们将休闲与议政结合得如此妥贴与惬意。
  于是,我们不是老乡胜似老乡;我们如是老乡胜似亲人——骏景,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大裂变、大融汇、大迁徙、大碰撞、大重组的一个缩影。
  我在想,在现实的骏景里生活了八年来,如以我的真名示人,也许仍只有十几二十个熟人知晓,但是,在这个“虚拟的家园”里,短短十几天,以“鸣戈”示人,我想应当已有更多人熟知了吧!我看我的个别贴子有的点击率已超过一千多。于是我进而在想,哪个“我”才更接近于真我?哪个“我”才更融入了家园,贴近了生活呢?
  打开论坛的界面,正如同推开了自家后花园季节的小窗。
  论坛中关乎人间冷暖与生活质量的消息、感悟与信息很多,但几乎每一个提议和求助都能够得到回馈与建议,生活中是这样吗;论坛上的人很多(我看平均在线人数应在二千五六吧),但有才华才情、有想法、可爱的人更多,生活中的人是这样吗;论坛中的赞美之辞与达成的共识很多,生活中我们面对面时还能说得出口吗?
  可喜的是,我看到已经有许多的人,从网友回归到了街坊的身份,他们走下了论坛,走进了生活、踏上了旅途、甚至聚拢来喝酒__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大屋与小巷深深,这些都曾成就了中华特有的邻里文化,那么,虚实相间下的现代生存环境又会将我们的居住文化带向何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