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周末2001年11月25日 星期日
你有没有专情基因呢?
最近美国的生物科技股行情很好,其重要原因应是外国的生物科技研究确实很有收获,例如科学家们不仅说猪心迟早可以移植到需要的病人身上,还公布了一项可能解决人类感情问题的新研究成果。据说,一群学者以老鼠和田鼠做实验,发现了一种所谓的“专情基因”,如果把从忠诚温驯的田鼠身上抽取的这种“专情基因”注射入有多偶习性的雄鼠体内,就可以让花心的多偶雄鼠变得只对单一伴侣忠诚了。
有的学者表示,人体内极其可能也有类似的“专情基因”,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总是乐此不疲地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身居高位但还是常常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至于另外有人对于感情能够一心一意,白头偕老也不再是以前常说的那样和情操意志有关,更多的只不过是由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
倘使真的可以研究出这样的“专情基因”,那么未来的情爱世界就变得和现在很不一样了:那些担心丈夫贪图新欢的中年妇女,那些纯情少男少女,为了使感情天长地久,就干脆要求另一半去做基因注射手术,使蠢蠢欲动的身体加入专情的基因,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但是,聚散离合纠缠不清的爱情能够像小股民那样得到科技进步的救赎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能够研究出“专情基因”同样就可以开发出“多情基因”
,会不会有些天生专一的人注射″多情基因″后变得滥情?而且,如何防止注射了“专情基因”的人又瞒着配偶偷偷地去摄入“多情基因”?“专情基因″”会不会有副作用,如果药性太烈由专情而变成强烈的占有欲,岂不是乐极生悲?又或者对方因为绝不多情而竟然一不小心变得清心寡欲,那么有可能找谁索赔么?还有,如果配偶很专情了,但是自己却发现真正喜欢的不是这个人,那又怎么办?太多太多问题了。除了生产商赚钱之外,所有用家和用家身边的人到头来还是一团乱麻理不清。
本来,一段理想爱情的真正美好之处还是在于两个人的同步成长。共同度过,一起适应,携手分享,都是值得点滴体会的美事。但是如果你不能够给对方足够的说服力和自己一起守望,又或者你喜欢的人始终是本性难移,那么这里面的快乐恐怕就已经是打了很多折扣了,不如干脆多给自己和别人一个机会来得好。
相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真的需要用基因才能解决两个人之间的不安全感,也许那真的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绝对是科技进步的最大浪费之一。
让我们宣誓结婚
来自上海民政部门的消息:12月1日,上海市各区县将全面实行以庄重的颁证宣誓形式作为新婚生活的起点。上海民政部门根据关于修改婚姻法的决定和婚姻法修正案,将认真推行新人登记结婚时的颁证、宣誓等制度。据悉,新婚宣誓誓词是根据新实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撰写,力求做到法与德统一、情与爱结合。据了解,“结婚登记颁证、夫妻新婚宣誓”可由新婚夫妻自愿选择,婚姻登记部门无偿提供服务——
上海在将要进行的新婚颁证宣誓仪式上,新人们将听到这样的问话:“你们是自愿结婚吗?”“夫妻双方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你们能做到吗?”“夫妻双方有互相抚养的权利和义务,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够做到自始至终地善待双方老人吗?”……新婚夫妻答完后,婚姻登记管理员将给新人致以希望和祝福:“婚姻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十分重要,它不但标志着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更意味着义务和责任,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祝你们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谢玲丽称,实行夫妻新婚宣誓,是想让新人从登记结婚这一神圣时刻起,就能铭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你会选择结婚宣誓吗?
从今年9月17日起,上海就已开始实行结婚登记颁证和夫妻新婚宣誓仪式,记者看到在易址到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的市婚姻管理处为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妻专门设立了颁证室。
对增加这样的仪式,你怎么看?登记结婚时你会选择宣誓吗?《新闻晨报》曾登载过一组读者的看法:
之一:结婚登记时增加互相宣誓的内容倒是不错,不像我和先生那年去登记时,感觉跟报户口、领邮件差不了多少,末了怯怯地问还有什么程序要办,那人一挥手:“这样就可以了”……
但是要对着陌生的婚姻登记管理员宣誓,我觉得可能有点不舒服。走进婚姻是一种对彼此未来的承诺,不如让新人互相宣誓,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回答这些庄重的问题。这样可避免对着陌生人例行公事般的提问产生尴尬的心理,而且使仪式更有人情味儿。
之二:千万不要成笑话。三毛的《结婚记》是这样描述她和荷西的婚礼的:法官大概是第一次替人作公证,年轻的他穿得甚至比荷西还正式,紧张得直冒汗,拿着公证词的手也忍不住颤抖。
那么,上海第一次实行结婚宣誓时,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是否也会紧张得辞不达意,而宣誓者会不会笑场?本意力求神圣、严肃,若一旦把握不好,就会成为“海派笑话”。所以,我并不推崇这种形式。一对恋人准备入“围城”肯定经过了长期交往和慎重考虑,不一定需要外在形式来提醒他们该怎么做。
之三:现在结婚仪式已够多了,把新人弄得跟作秀似的。我最近参加了一位同事的婚礼。新人在台上发表爱的宣言,并当众互换戒指,长辈也轮流上去祝福。客人在字斟句酌地讨论他们的发言。有了这仪式,婚礼似乎很正宗很神圣。但新娘对我说,其实她心里不需要这仪式。
我也觉得,婚姻的实质不在仪式,新婚宣誓时用的很有责任感的誓言,和热恋时的山盟海誓有什么区别?这些可人的话儿真能保证婚姻的质量?现在,结婚的仪式越来越繁杂,可离婚率却越来越高,这真是对那些很有脸面的、煽情的仪式的最大嘲讽。
新的结婚仪式很庄严,但它毕竟仍是一种仪式,还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爱情和婚姻的真谛吧。
之四:如果结婚登记时,一方不愿意用这种宣誓方式,而另一方却坚持,结果双方分道扬镳,或者即使有一方最终妥协,这样是否会因此给双方的婚姻留下阴影?如果这样,结婚宣誓仪式是否有点适得其反呢?为此,奉劝那些将要登记结婚的幸福人士,如果你的伴侣没有选择这样的仪式,请你千万莫怪他(她)。要知道,爱是要用行动来体现的。
但可以肯定地说,选择了宣誓仪式的新婚夫妇其婚后不一定都恩爱;同样,没有选择宣誓仪式的新婚夫妇婚后也不一定不恩爱。
之五:这样的仪式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好像在仿效国外的宣誓。我很欣赏这种强调责任感的仪式,但目前这样的安排缺乏温馨感,不如让我自己动手把它改造一番:背景一定要庄重,但未必使用国旗国徽,不如布置成中式“喜堂”,背景墙采用投影,内容可以是双方成长、恋爱过程的照片集锦等。请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和新婚夫妻又有些渊源的长辈做证婚人,双方父母、长辈也均应在场,问答之后再交换信物。当然,全过程一定要摄像以留作纪念。
之六:这种宣誓方法挺好的,到我结婚的那一天,也想宣回誓。这可不是受了什么电视剧的影响,把宣誓的场面想得有多风光,我只是觉得,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应用某种形式给自己提个醒儿。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时想得更多的是红地毯的浪漫,而较少考虑成家后所要尽的义务、责任以及将来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宣誓时会让自己感觉到其中的神圣,并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更现实。不过,我希望宣誓的场面一定要撑得牢:主持人要有统一的着装,态度祥和,身后有亲友团的由衷祝福。相信这样的宣誓我会喜欢会选择。
无独有偶:“结婚宣誓”亮相锡城
10月6日中午,滨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举行了无锡市首例新人结婚宣誓和颁证仪式。青山中学党员教师荣杰、滨湖区民政局秦广英成为无锡市第一对通过结婚宣誓后取得结婚证的新人。
同为24周岁的荣杰、秦广英这天穿上了精心定制的礼服。证婚人核准新人的姓名和身份后,向他俩递上了《婚姻法》。新人庄重地双手接过《婚姻法》,轻轻地放在颁证台上,各自伸出左、右手按在这部神圣的婚姻法典作承诺宣誓。
“你们是自愿结婚吗?”“夫妻双方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你们能做到吗?”“夫妻双方有互相抚养、照顾的权利和义务,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自始至终地善待双方老人吗?”荣杰、秦广英相互对视后,点头微笑回答:“自愿”、“能”、“可以”、“一定”。
“我们自愿结婚,遵守《婚姻法》所制定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做到夫妻相互忠实、互相尊重……”荣杰、秦广英在现场300多人的见证下,郑重地在结婚宣誓书上签上了名字。短短几分钟的结婚宣誓颁证仪式,新人亲身感受婚姻殿堂的庄严和神圣。
近年来,不断有专家提出我国的结婚登记手续过于简单,建议设置一定的法定程序,以体现婚姻制度的庄重和神圣。无锡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据悉,该市民政局将在全市新人中推广“结婚宣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