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2012-04-27 09:18:04)
标签:

zbrush

max

cg

modo

mudbox

maya

cinema4d

it

分类: 三维动画

不同的三维软件对模型进行细分的方式不一样,得到的UV结果也不同。有一次我从max里导出一个低精度的模型,在modo里面细分后绘制贴图,发现在Max中细分后的模型会出现严重的贴图接缝。原来max在贴图接缝处不会对边进行圆滑,只有模型的开口边才会圆滑;而modo则会全部圆滑。随后我又对比了同一个模型在其他三维软件中细分后的UV,发现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结果!下图中均为头部模型在细分2级时的UV。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1、3ds max。基本上除了后脑勺部分的边没有圆滑,其他都圆滑了。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2、modo,全部进行了圆滑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3、mudbox,完全没有对边进行圆滑。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4、zbrush,导入模型后,激活suv后细分2级的结果,大部分和max一样,但模型开口处(下方)收缩严重!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5、zbrush,未激活suv,细分模型2级,完全没有圆滑,和Mudbox一样。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6、maya,细分时keepborder=on,内部圆滑了,但开口边都没有圆滑。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7、maya,keepborder=off,和max一样。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8、cinema4D,HyperNUBS使用Catmull-clark(N-gons)和Catmull-clark标准模式细分,完全不圆滑。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9、cinema4D,HyperNUBS使用Catmull-clark模式细分,subdivide uvs=boundary。只圆滑了内部。和maya keepborder=on一样。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10、cinema4D,HyperNUBS使用Catmull-clark模式细分,subdivide uvs=edge,连uv拐角都全部圆滑了。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11、cinema4D,HyperNUBS使用linear(R7)模式细分,完全不圆滑。

不同软件的细分方式形成的UV对比

12、3Dcoat有几种模式可选:UV不平滑(zbrush\mudbox)、平滑但保持簇硬边(maya keepborder=on)、全部平滑(cinema4D subdivide uvs=edge)、平滑保持边角顶点(和modo基本相似,有点点区别)。


其他软件如softimage、blender、mari我没有,无法比较,如果有网友帮我补充就好了!

不同的uv细分结果会造成贴图的拉伸和接缝问题,我目前的解决办法是,最终渲染使用哪个软件,就在哪个软件中细分2级后导出模型供贴图的绘制,这样贴图的拉伸和接缝问题能尽量少的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