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洛寒在龙影的帖子里谈到的,特地转来。(http://www.donnieyen.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7600&page=1)
世传八卦掌算起来确实开宗立派时间较晚,已经是清末了,创始人确实为董海川。
据传,董海川在今天江西的龙虎山巧遇道隐,授以转掌,因此掌暗合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故而又称八卦掌。自此,董海川前辈别开天地另创一门。
小说《雍正剑侠图》主人公叫童林童海川,其实就是在写董海川前辈,只不过三分实七分虚罢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者找找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听个乐。
其实,就八卦掌的打法和它的特点看,八卦掌的系统真正确立应该更早一些,只不过已经不可考了。但出于道门是肯定的了,八卦掌的很多内修的东西都和丹道有一定渊源。
八卦掌的练习和一般的内家拳有较大的区别,一般的内家拳讲求站静桩,在静中求动。而八卦掌恰恰相反,八卦掌练的是动桩,就是走圈绕步。为的是在动中求静。其实两方都是在找一股丹田劲。
八卦掌平时练习的时候就是练习走圈,要求很特殊。一般人不清楚的,不觉得这个走圈有什么难的。但事实上并非易事。一般没练过内家的人,走五分钟一般就受不了了。
很多人见过八卦掌的走圈就觉得八卦掌动起手来起来的时候就是绕着别人转圈,其实这样不是要人笑掉大牙么??你想绕人家不让你饶,怎么办??以前看过一个练习八卦掌的黑人,和散手队打,被人家打得爬不起来,原因就是他压根没学过八卦掌如何动手。
八卦掌技击的时候讲求以斜击正,就是在近身过程中变换方位,这个比较难说清楚,就好比两个人动手,a本来在b正面,而且给b的意向是要从正面攻击,但是在他们位置相对接近的过程中(可能a向b靠近,或者b向a靠近),a改变了自己相对于b的位置,使得b的方位感产生偏差,在这一刹那就可以进行攻击或闪避。
这是以最粗略和最易懂的方式解释八卦掌的技击。让人很容易糊涂。
其实关键在于八卦掌的中线理念问题,八卦掌使用者的中线,不见得是对手的中线,他们抛弃了一般意义上的抢中门的概念,反而运用一种重新建立中门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吸引对手,让对手迁就与我,而非我迁就与对手。(在下也解释不太好这个东西,望各位海涵)
对手要攻击我,就要变换中线,而我的中线始终是我的,不以别人为转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