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寨黄龙之七:山路九道情人拐

(2011-07-24 21:30:49)
标签:

九寨沟

九道拐

盘山公路

情人拐

旅游

分类: 旅行

 

九寨黄龙之七:山路九道情人拐

 

穿过甘海子不过5分钟,我们进入离九寨沟不远S301的危险路段“九道拐”,它是进沟前著名的一段盘山公路,不仅名字很神奇,体验也令人难忘。

 

所谓九道拐,就是自山顶而下连着九个180度大转弯,很危险。九道拐又是进入九寨沟风景区的标志,过了它,九寨沟就近在咫尺了。这九个拐也是九寨沟旅程中最危险的一段,据说这里经常翻车,以至于每一拐前方都有着极其醒目的特大路标:第一道拐、第二道拐、第三道拐……足见其危险性。

 

九道拐从上到下的总长度是3.8公里。说是9道,据说实际有11道拐,为了叫着顺口也配合九寨沟的九字所以才统一口径叫了“九道拐”。也有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九”是最大的数字,因此藏民把这里取名九道拐,实际上是十一道拐,多的两道是免费送给人们的。这段路的前后还有很多不亚于九道拐的弯道,但是失去了被命名的幸运。不过我们并没有去数到底有9道还是11道拐,因为不仅180度急转弯太多了,而且正举着照相机抓拍路标牌的人也没有功夫去细数。就是坐着啥也不干也要一会儿东倒一会儿西歪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司机,它可真是熟能生巧吧,够疯狂,在这样的路上开还保持匀速60公里,只在转弯时靠向道路内侧略微带刹车减一点速度,转过去就仍旧开得飞快,直奔下一道拐,以致小导游不断提醒他注意。从九寨沟回程的时候,那个会唱歌的藏族司机也是如此。

 

两次过九道拐的经历真的有点惊险,很难忘。我看过周董主演的电影的《头文字D》,想他那个玩的“漂移”真应该到这里来耍一把,效果肯定会更加出色。


还没有到九道拐之前,小导游就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起它的由来。如此的险途在导游嘴里,却变成一段有趣的说辞。

 

据说青年男女共乘大巴去九寨沟,本来互相不认识,当行至“九道拐”时候,随着在盘山路上不停地绕来绕去,他们也不停地互相扑到对方身上。通过无数次亲密接触,互相之间不再羞涩,通过言语交流成为好朋友。有缘分的在随后游览时会发展成为情侣,每年都会因为“九道拐”而促成几对情侣,所以“九道拐”另有一个浪漫的别称叫作“情人拐”。

 

九道拐的大牌子一左一右分别树立在路边,很难拍全,除非是自己驾车停下来拍照,可是连续180度的折弯山路没有人敢停车。我这里展示拍到的7张照片,实际是来回路上分两次拍下来的(回程过九道拐赶上下小雨),而没能拍摄到第一和第九道拐,很遗憾。

 

http://s11/middle/53b27392ta8d0e733597a&690

这是第二道拐

 

http://s10/middle/53b27392ta8d0d14c8fc9&690

第三道拐

 

http://s8/middle/53b27392ta8d0ed4f76a7&690

第四道拐

 

http://s8/middle/53b27392ta8d0d5c7aaa7&690

第五道拐

 

http://s14/middle/53b27392ta8d0f0f8fd4d&690

这是第六道拐

 

http://s1/middle/53b27392ta8d0dbc24050&690

这里是第七道拐啦

 

http://s3/middle/53b27392ta8d0e00f9b22&690

最后拍到的是第八道拐

 

有人说黄龙到平武县的12道拐比这个九道拐更险。我想其实要论辈份说的话,大概谁都比不了传说中的二战时期中国西南运输线——滇缅公路上著名的“十八拐”,鼎鼎大名!当然咯,尽管戈叔亚先生已经实地考证有名的“十八拐”照片实际上是张冠李戴,那这一路段是在贵州境内,不知怎么错认为是在滇缅公路上了。尽管如此,九道拐还是不及十八拐惊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