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不要被市场偏好所玩弄
(2013-10-25 21:53:14)
标签:
还是格式风险标志策略股票 |
分类: 投资理念 |
我得承认自己对于长期投资产生了不能抗拒的怀疑。
但是必须声明,这只是在我经历了08年至今的市场后,重新翻阅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之后的感想。而且这并不意味着长期投资这一做法是诸多投资方法里面比较难以成功的。
我的投资观念确实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不喜欢把事情过于简单的表达,但是也不想进行哲学讨论,所以,就不啰嗦了。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早期,为什么把他们的投资领域主要限制在“套利”,“控制类投资”,“清算价值投资”和“完全关联对冲”的狭窄领域里呢?
我觉得目前来说我终于可以回答这一问题。当然这一回答对于长投圈的圈友可能不大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们开始没有考虑进行长期投资呢?
芒格曾经对格雷厄姆的思路进行过评价,大意是,格老的方法是如此有效,以至于,当他的方法已经不再好使的时候,后人调整“探测器上的刻度,指望发现便宜货”,居然效果仍然不错!芒格同时指出,投资环境已经改变:1)高额的员工就业保障或然负债;2)资本利得税;费雪指出在大萧条后的凯恩斯主义导致持续通胀、危机时必打强心针的宏观环境下:3)成长股获得了更加突出的投资地位;巴菲特自己在合伙公司晚期给合伙人的信中道明了:4)由于资本规模扩大原有投资方法边际收益降低...
在我看来,以上4点决定了伯克希尔时期巴芒式的长期投资方法。
之前...或者以后...如果以上4点影响因素影响很小或者根本不存在的话,首先投资者应该弄清楚,是否长期投资真的就是适合自己的最佳投资方法。
这说明什么?这大概说明,长期投资方法可能是风险后收益可能并不特别突出的一种方法。巴芒伯克希尔时期之所以使用它,是有特别的原因的。
如果说,市场上确实存在大量的格式标的,确实属于格式(积极投资)方法尚可发挥的环境,主动选择长投更像一种偏好而不是完全理性的基于机会成本比较的结果。
说了半天,其实意思是,长投不一定就是多么完美的方法。
这可能是这两年里,某些,也许只是个别的,长期投资者可能面临不是太好的投资成果的原因之一。
但是,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非但不认为长投方法不是不可以获利的方法,而且应该还是可以获利的方法里面比较好的一种。控制类投资不提,无论是对冲还是套利还是清算价值重估,尽管有着比较明确的安全边际,但其本身都不是特别容易掌握的方法。今年AH市场的持续差价、美国中概股市场的持续低迷、去年发生的熔盛重工收购全柴动力的违约,分别说明了这些方法在中国应用可能面临的局限。更加夸张的是,双威教育案例中美国的“控制类投资”者面临的尴尬局面,也是一个法制不完善地区投资者面临复杂环境的明证。
因此,在我看来,尽管长期投资者可能面临一个“即使10PE买入市场长期给个7PE的价格你也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但是这一方式总体来说是赢面非常大的----当然,是在投资者运用得得体的情况下。
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为许多消费热门股票的倒下,如服装、酒业、电器连锁食品行业等。不过,这是否一种市场常态,偶总觉得是值得怀疑的。类狗股的策略---即不停买入低估股票卖出高估股票的策略,表现得相当不错---这大概是个事实,但是我觉得,投资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不要被市场偏好所玩弄。
是的,如果你还有理智有信心,应该,至少部分地,试试一起坚守长期投资的领域。
坚持会有回报,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因为过往数十年的金融历史,事实,一直在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