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期操作设想

(2013-10-23 22:18:24)
标签:

张反跌

银行利息

不用

大市

再投资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1、根据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长期看,买“小盘价值股”(小市值、低PB)的收益最高,“大盘价值股”(大市值、低PB)的收益其次,收益最差且为负数的是“小盘成长股”(即小市值、高PB类股票)。长期统计研究发现,小盘、低PB的冷门股的长期收益最好。——根据这一成果,目前最佳的方案是持有低PB的大盘蓝筹股,也就是说目前持有银行股是最佳选择。因为小盘股现在大都已经成为高PB、高PE了,这个群体的未来长期收益将垫底。
        2、你现在天天焦虑股票不涨,是因为你一直是技术分析的观念思路,还没有认识到价值投资的思路——靠下跌赚钱。只要企业发展良好,股票低估一辈子不涨,你也能赚的盆满钵满。极端的说,股票跌到一分钱,但分红能买数百万股,你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的大股东,来年的分红就发了。——当然,这种极端现象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可以启发思路。股票涨你赚钱,跌了你赚股一样不少赚,所以巴菲特才从不看盘,天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个方法,相信你不会再去焦虑股票不涨了,而会焦急股票跌的时候怎么去找钱了。过几天我们让混沌才给大家讲一次课,也就是财务课程的最后一课,用数学给大家验证验证是不是这个理,是不是好股票下跌能发大财!如果好股票一辈子不启动,甚至一辈子下跌,你真会不声不响蒙头发财了。就像中央汇金买的几个大笨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自从买了这些年从来就没涨过,但是人家汇金可是赚大发了,人家可不傻,真正的所谓主力其实都明白,都是买入好企业盼跌不盼涨的,所以不存在你说的下跌就是主力出货了什么的技术派的短视。短期暴涨被爆炒的股票除极少数外,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基本面长期前途的,所以只能短炒。真正有长期发展前途的,真正的投资者和所谓的大主力还真不想让它们涨那么快。而这些绝大部分没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你敢去用自己的身家去参与短炒吗?不敢,所以看这些股票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刚才诺奖的获得者也说了,这类被炒高的小盘成长股,未来收益率垫底,且风险更大!
        3、另外我们再算个账,比如一个企业发展很好,未来4年能涨2倍,你是希望它年年涨连涨4年给你赚了2倍呢,还是希望它先跌3年,然后最后一年再给涨上去呢?——算算你就知道了,后者赚的更多!因为先跌的那3年间你可以用分红积累更多的股份,这样假设如果你增加了一倍的股票,那么最后一年涨2倍上去,你其实赚的是4倍!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聪明的投资者也是喜跌不喜涨的。
        4、从现在的银行股来看,估值(市盈率)已经跌到严重低位,继续降低估值的空间有限,因此就算未来估值不提升,如果业绩增长20%,那么股价也能被业绩推动上涨20%,而假如它今年这都10月份了股价它每张反跌,比如跌了20%,那这时候应该怎么操作?这时候就是来送钱了,应该买入,这样你能赚40%,而不是你一看下跌了就焦虑结果卖出了。。。
        5、你说你年龄大了,等不了了,必须玩短线,可以市场或“主力”往往是理性的,它会按照最佳的方案去走,它的眼里不会有我们是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所以我们也只能这样选择。否则你还会面临更为严重的问题:你卖掉低估股,去冒险投机短炒股,结果你卖掉的低估票涨了10%,你买的股票也涨了10%,那其实是你根本没有赚钱,而假如你买的股票只涨了5%,其实你是损失的!所以这个双重风险的问题很严重,你要好好想想哦。
        6、所以你现在应该做的最佳方案是,持有银行股,盼着它别涨,通过分红再投资慢慢积累股份,看着企业每年20%的成长,然后5年后股价回归你成为千万富翁,其他一切事情都不要做,没事了就去健健身、旅旅游、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就这么简单。而且你本身去年8月份买的银行股价位就极低,基本不可能再见到更低,所以中间的波动你根本不用去看。
        7、你担心的银行股基本面问题,不存在。因为中国的银行是传统的银行,以存款立行,而且有世界上最高的准备金,和300%的拨备,坏账率都是1%以下的极低水平。而且银行是经济的发动机和造血机,就算经济不好了(再不好我们的经济也是增长的呀,而且企业赚不赚钱都要还银行利息呀),还需要银行来启动经济。所以我们的银行还是很稳健的,而且受到国家保护,不要自己吓自己,自己唱衰自己。很多时候股票下跌仅仅是大家想多买点便宜货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