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次贷危机被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渲染成史无前例、无药可救,未来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四年后的今天,道琼斯指数已经逼近历史新高,与危机最低点比有差不多一倍的涨幅。任何经济危机都是纸老虎,投资大部分时候比的是耐心,几年时间回首,一切都会变得很淡然。
经过大幅下跌,中小企业估值逐步回归,虽然依然不低,但如果今年股价维持不变,很多股票2013年将出现“2”字头的市盈率,一些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始值得关注。
做一个真正的清官十分困难,利益、金钱无时无刻诱惑着,一辈子做清官更难。投资过程同样道理,始终如一地坚守一亩三分地也极为困难,需要超强的忍耐力,需要具有穿透力的远见。
芒格把投资分为可投资、不能投资和难以理解三大类,后两类占据了大部分,其中难以理解的又占绝大部分。理解一个企业可能很难,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难以理解很容易,如果企业不属于第一类,就没必要浪费时间。
由简入繁容易,由繁变简困难。如果找到适合的投资策略,就要尽力不断净化思维,使之发挥至极致,好东西贵精不贵多,只有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地步再考虑在实践中拓展能力圈。
如果看不到远方的目标,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信心可能会崩溃。未来几年市场重新繁荣时很多优质企业有数倍的空间。如彼得林奇所言: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投资是一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生意,一些原来十分清楚的细节也常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忽略,
“学而时习之”是一辈子的事情。
以估值修复为主要获利手段的策略每次获利空间有限,而“成长”投资则大很多,长期而言前者需要不断做出决策,后者则少得多,判断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高,这也算是一个先天不足。
投资不是那里有利润就扑向那里,而是持之以恒地执行自己的既定战略,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收益,否则可能被市场牵着鼻子到处乱转,最后一无所获。
市场好的时候优质企业估值高,暴跌后大部分人会选择绝对估值更低的其他股票,所以最后很多人概叹总是买不到优质企业。
好企业有些阶段会让人感到平淡无奇,但如果你长期坚守,它又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意外的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