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中的过度自信

(2011-09-16 20:54:38)
标签:

寻求

实证研究

判断能力

试试

潜台词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


  比如在生活中,随机地向司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如何?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中,有65%—8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要高于大部分人,给出这个答案的包括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遇到事故的司机。


进入股市的人也一样。很多人看到别人在股市中赚到钱以后,说了句“我也试试”进入了市场。其实,他的潜台词是“我也(赚点钱)试试”。肯定没有人说“我也赔点钱试试”。


  有人指着从998点到6124点的线,“就算我们2000点进入,4000点跑出来,本钱也能翻番。”自信满满,以为自己属于市场中的“一赚”的那一部分。在市场达到5000点的时候,不少人喊出了10000点的口号。结果却是从6000点的下跌以来,一片哀嚎。  曾经赚的,还给了市场;曾经翻番的,也被套牢。对自己的能力的过度自信,通过潜移默化,掩耳盗铃般地使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把握市场的节奏,可以做出正确的抉择。


  在论坛中,在QQ群中,很多人总是为了一只股争得不可开交,很少有人在争论开始之前就做出思考,说“你是对的”。人,就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在过度自信之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并且,不断地寻求与自己相关观点的人或者资料,使自己不断地寻求多数人的支持,并成功的将自己变成了大多数人,最终把自己纳入“七赔”的行列。


投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寻求自我证伪,而不是寻求为自己证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明天的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