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兆瓦级风机奠定良性发展基础
(2009-05-08 15:07:50)
标签:
财经风机金风风电毛利率杂谈 |
分类: 关注股票之四:云南白药 |
2009-3-6 16:44:00 代码:002202 作者:詹文辉
事件:公司公布了2008年业绩快报,公司收入和净利润达到64.6亿元和9.1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和45.6%,高于我们的预期。2008年是公司发展较为敏感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金风科技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从千瓦级风机向兆瓦级风机批量生产的跳跃发展,并取得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业绩,实属不易。
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来自毛利率的提升。一方面,公司传统机型750千瓦风机毛利率在第四季度有明显回升,由于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上半年一度下滑的毛利率水平又回升至正常水平;另一方面,1.5兆瓦机型所进口关键零部件在去年的欧元大幅贬值中,降低了公司采购成本,从而提升毛利率水平。我们预计2009年公司因采购成本降低带来的毛利率回升仍将延续。
行业增速仍快,市场占有率下降并不代表公司竞争力下降。根据国际风能协会的统计,2008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21万千瓦,当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630万千瓦,同比增长80%,新增装机容量增长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从国内市场占有率数据分析,金风2008年新增市场份额略微下降,按照我们预测2008年金风将完成150万千瓦左右风机销售,占新增装机的23.8%左右,比2007年新增装机25.12%的占比略有下降。从金风科技产品结构来看,2008年750千瓦风机占2/3比重,1.5兆瓦占1/3。750千瓦风机依然表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且毛利率稳定,显示出该产品依然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短期市场不会快速萎缩。我们预测公司2008年完成1.5兆瓦风机销售量320台左右,在1.5兆瓦风机市场上的新增份额明显低于东气和华锐,但我们认为新增市场份额的下降并不代表公司竞争力的下降。2008年公司为稳健过渡产品从750千瓦到1.5兆瓦风机的跳跃,一方面公司对1.5兆瓦风机批量投产的节奏和订单都做了主动控制,使得1.5兆瓦风机的产量规模小于东气和华锐。另一方面,公司始终强调产品品质和可靠性,对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坚持采用国外进口,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瓶颈也阻碍了公司1.5兆瓦风机产量的释放。我们认为公司1.5兆瓦风机经过2008年的批量生产,在技术和工艺上更趋成熟和完美,2009年在零部件供应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将进入放量增长的阶段。2009年公司拥有充足订单,1.5兆瓦风机放量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趋势明确无疑。顶点财经
好品质的风机需要市场检验。我们在2008年1月详细调研了金风科技承建的官厅水库风电场,现场观察了风电场运行情况及走访了业主,对金风科技1.5兆瓦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深入了解。从风场取得的一系列数据来看,金风科技1.5兆瓦机型的实际运行效果非常理想,机组使用效率和故障率均令业主非常满意,永磁直驱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已经得到初步验证,千瓦级向兆瓦级风机过渡已经顺利完成。我们认为1.5兆瓦风机的技术不确定性已经消除,公司高品质的风机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示出永磁直驱风机高效低维护的优良特性。从目前的市场招标情况来看,公司1.5兆瓦产品销售价格居于中等,并没有与国内其他厂家生产的双馈机型在价格上拉开差距(国际市场上直驱风机与双馈机型的价差高达10%以上),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品质的差异会逐渐为市场所检验。
国内风电市场未来仍将快速增长,但竞争可能加剧。作为全球范围内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廉、最具大规模商业开发价值的新能源技术,风电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美风电市场的微观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融资困难导致投资需求被延缓,但其越来越接近常规能源的完全发电成本令风电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势不可挡。美国及欧洲庞大的新能源投资计划令我们对海外风电市场的长期增长空间感到乐观。从国内风电产业的中观环境来看,影响风电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基本消除,我们预计国内风电产业在2010年之前让将有高达30%以上的增长,市场容量增长迅速。不过随着国内风机产业龙头公司的产能迅速增加,国内竞争者的加入以及国际风电巨头将战略重点转向中国市场,未来风电产业的竞争可能加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根据金风科技的业绩快报情况对公司的盈利略微做出修正,上调公司2008年-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2、1.35和1.91元。作为业绩增长最为明确的新能源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清晰明确,与市场上普遍热炒的新能源概念不同,公司是经过检验的长期投资新能源的首选品种,市场应给予适当溢价,我们给予公司长期“买入”的投资评级,短期目标价位40.5元。
假设条件:(1)公司所获订单不会因宏观经济因素而发生撤单现象。(2)公司稳健经营,不会出现突发大规模风机事故。
主要不确定因素。2010 年之后风机价格因竞争激烈而可能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