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野战部队的野战伙食制备,长期以来,还是“埋锅造饭”,简单的直接挖个坑烧火做饭,复杂点,就地开挖防空无烟灶,很土鳖。
60-51式炊事车是我军第一代野战厨车,驮载、烧煤,装备量极少。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给养研究所炊事机械研究室于1960年下半年开始研制。整个研究于1962年初完成。适用于步兵分队(连队)的伙食单位使用。所有炊事设备和附属设备均装在马拉车底盘上。炊事设备包括带菜锅的立式锅炉一台、蒸箱二个;附属设备包括手摇吸水泵和手摇鼓风机各一台、汤桶一套、煤箱一只及工具箱二只。该车做好150人的米饭(包括菜)一般需2个小时;做好150馒头(包括菜)一般需1.5小时。使用该炊事车需炊事员三名。一名烧火(兼驮手);一名负责淘米;一名负责切菜炖菜。
60-51式野战炊事车的特点:一是车轻,用马拉,可走一般乡村土路。二是用锅炉、蒸箱做饭,烧煤烧饭。存在问题是:1、做饭时间长,主要由做饭方法本身和蒸箱某些结构不合理造成的。2、机动性不能适应步兵连队的需要。马拉不能爬山、穿林等。3、手摇水泵不能保证冬季供水,蒸箱下部易积水,米饭撒入蒸箱后不易清出,以致腐烂变臭。
图三为新式的97式炊事车,车载,烧油,现在各种新式的野战生活保障车辆已普遍装备我军野战部队。详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