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氓的盛宴》

(2009-04-10 11:01:05)
标签:

朱大可

流氓的盛宴

杂谈

分类: 读书杂记

朱大可被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我很偶然的在天涯博客和《读书》杂志上看过几篇他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海子和海子的诗的很拗口的长篇评述。

 

《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一书是听一个朋友的介绍,也是一些朋友向他推荐的,但其实他当时也还没看过,于是就买来看了。

 

作者在澳洲一所大学里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开始研究中国的流氓学,但主要是集中在流氓话语。这本书应该是他当年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展和补充,同时显得不是很学术化的一个改造,全书深入探讨了盛行于当代中国的流氓话语现象。

 

书中的流氓是广义的流氓,他将当代中国分为两个社会,一个是国家社会,另一个则是无秩序、无信仰、无权威和无道德的流氓社会,它以离开土地的两亿流民为基础,成为当代中国的隐形属性。本书以身份理论为逻辑前提,以流氓话语为对象,以酷语、色语和秽语等为分析元素,对渗透在各种文化样式(小说、诗歌、美术、音乐及大众文化等)之中的流氓叙事模式,展开了全面深入和独特新颖的阐释,揭示了流氓话语的基本特征。而与之对照的则是国家主义的话语表达形式。

 

全书读起来最有趣的大概就是对中国各个年代一些文学和诗歌流派以及他们宣言和作品的介绍,与之对照,感觉到我们现在所处的语境尽管已经有了看似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但却处于一种根本上的失语状态,很难听到作为一个群体真正有思想的声音和流氓的话语表达。

 

在80年代的中国上海,有一个诗歌学派叫“撒娇派”,据说本来是要叫“傻叫派”的,但因为一个同学的发音而成为了更具讽刺意义的“撒娇派”。在他们的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点意思:“与天斗,斗不过;与地斗,斗不过;与人斗,更斗不过。看看我们周围的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