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通这6年(12)
(2008-07-02 21:11:58)
标签:
装修洗手间场地横幅马桶 |
分类: 人生记忆 |
开放的办公场地+大红横幅到处挂
——我在网通这6年(12)
我这人记性不好,只能记住自己愿意记住的东西,是典型的选择性记忆。譬如筹备组在那个临时的办公场地究竟呆了多长时间后,终于搬到了新的办公地点,并且一直就呆到了今天。
那时候人少,在确定新的办公场地的装修方案时,印象中是征求了当时所有员工的意见,设计是一家香港公司做的,3600平方的一层,除了当时的3个老板有独立的房间外,全是开放的格子式的办公场地。部门老总的房间不记得是当时就考虑了的,还是后来才增加的。
当时有两点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一是要不要吊顶,大多建议不吊,因为吊顶后空间很低,会觉得很压抑,于是没有吊顶;还有就是要不要铺地毯,后来老板说还是要铺,因为女同胞们喜欢穿高跟鞋,不铺地毯她们走起路来像敲钉子似的。
还有两点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老板提出来要把有自然光和通风的面尽量留给员工,领导的房间不要占用这些位置;还有就是她不同意把她的办公室弄那么大,并统一确定了尺寸。但是,今天的办公室,靠窗和通风的位置早就是领导们在享用了,员工的座位大多集中到了中间。再加上后来领导越来越多,又增加了不少的小房间,以及后来被大家称为“金鱼缸”的东西,就是用玻璃和板子圈起来,顶上不封顶的小房间。
记得挂牌期间,《人民邮电报》有一个记者专门过来,我还特别给他提到了老板强调的“要把阳光留给员工”,但后来他怎么写的我就不清楚了。
后来整个的办公区间是暗褐色的色调,虽然现代,但确实是显得有些压抑,不够明快,也不知道当时大家为什么都接受了。原来在一些墙面上还装了一些很重的玻璃,可以把一些图片镶嵌在里面,但有一次一块玻璃因为太重掉了下来,出于安全考虑,就把那些玻璃全给撤掉了。
对于这样的色调,公司最后终于还是有些忍无可忍,几年之后重新把大堂重新改成了明亮的格调。
每次有领导来,如果是第一次来,老板都会带他们参观公司的办公场地,将这种开放式的办公场地形容为现代企业的办公场地,也确实赢得了不少赞叹声,估计大部分的老大哥们还是喜欢一个部门一个大办公室的那种。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3600的场地里就到处挂满了大幅的红色横幅,上面印上黄色的各种口号、标语,拉得到处都是,而且还要经常变换上面的内容,当然也有一些拉了很长时间的,其中许多语言都是老板讲话的精髓,或她提出的目标。不仅仅在省公司,各个分公司也都纷纷仿效。这些到处悬挂的红色横幅也真是算得上我们这个企业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到我们公司,走的时候就对我说:“你们公司怎么这么怪诞啊?到处拉些红色的横幅,也忒难看了吧?像街边的杂货铺似的。土!”我无言。
不过整个办公场地让我最难以接受的是洗手间,刚开始因为人少,好象只有一个,是马桶配置的。我也很土,我实在觉得公共场合的洗手间如果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的话(除非你是五星级的酒店),还是不要搞马桶的好,因为谁的屁股也不会比谁的干净,不卫生不说,还浪费许多资源。
后来增加了一些洗手间,没有马桶了,可冲水又是极大的问题,你若是大便,那冲水对你的耐心真是TMD极大的考验!怎么也冲不干净,那水的力度还不如你撒泡尿,于是便会经常出现去到洗手间是看似没有冲、其实是冲不干净的,如果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的话。
还有就是那个采用马桶的洗手间,在小便池那里,其中一个池子的上方有一块本该贴上瓷砖的地方却一直是空的,而且空了好几年,我就一直在暗地里猜想,这难道是出于风水的考虑,有意留出来的吗?
好了,写了这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这一节又把两件风马牛不相接的东西扯到了一起,真的该写写挂牌这样的“大事件”了!请听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