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地价其实是“故意”的

(2016-10-10 17:20:47)
标签:

杂谈

高地价其实是“故意”的

文 / 邓浩志

“金九银十”一到,各地楼市的“涨”声更响,涨幅更是一再攀高。其实早在这之前,全国的土地市场就已经逐渐加快升温,为今年“金九银十”的这场大戏唱好序曲。

今年8月17日,国内最贵“高价地”在上海诞生,闽系房企融信以110.1亿元的成交价格胜出拿下静安区某地块,该地块每平方米楼板价突破10万元,可售部分的楼板价超过14万元/㎡。

接着在8月26日,广州长岭居拍出一块溢价241%、折合楼面价27273.5元/㎡的土地,而在土地拍出前长岭居板块的洋房售价不过13000-16000元/㎡左右……

当高价土地的楼面价离周边住宅的在售价格还有一段距离时,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当高价土地的价格逼近周边售价时,人们开始紧张;最近,高价土地的价格分分钟超周边在售住宅价格30%甚至更高,人们开始无法理解这种疯狂,并且疑惑:到底是谁在不断制造高价土地?

表面上看,是开发商们在追逐,不断推高土地价格。

全国的房地产企业近年来集体回归一线城市,激烈的竞争使一线城市的进驻门槛不断被抬高,这样一来,资金便向一些强势的二线城市宣泄。于是就出现了今年以来,南京、苏州、厦门等东部重镇的土地市场火爆的局面。各位想想,全国600多个城市的房企资金高度集中在这20多个城市中,土地市场能不火爆吗?

各大开发商对土地的渴望可谓“眼热嘴馋”,谁都想用低价买地开发。但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都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于是政府便成了土地的垄断商。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供应并非是无穷大的,单位时间内供应的土地少、买家多,僧多粥少的局面便进一步推高了土地的价格。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政府一次性多推出几块地,不就可以为地市降温了吗?

这种想法太天真了,这种做法无异于让政府割肉。因为,地方政府的税收是层层上缴的,到最后可供其自由支配的收入其实很少;而地方政府卖地所得的资金是可以自行支配的,于是各地政府都十分依赖卖地的收入。以广州为例,每年它卖地的收入占所有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30%-40%。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政府其实是愿意推高地价的。

这样看来,开发商只是空背了个“高价土地元凶”的黑锅而已。土地费用对于房企而言是成本,你见过哪个做买卖的,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拼了命去提高成本的?

虽然目前土地拍卖所走的招拍挂流程是公开的、公平的,但其实土地的供应是政府垄断的、不平衡的,所以才有高价土地不断的热象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