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个“互联网 ”小镇各具特色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
广州三个“互联网 ”小镇各具特色
邓浩志接受《信息时报》采访
政府规划
广东力争3年建60个“互联网 ”小镇
记者了解到,首批入围的“互联网 ”小镇分为产业型和应用型。“互联网 ”产业小镇主要是培育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一批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互联网 ”应用小镇主要是推进互联网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互联网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一批“互联网 ”制造业、农业、商务、物流、旅游等示范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接下来广东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设10个“互联网 ”产业型小镇和50个“互联网 ”应用型小镇。其中,打造1个以上规模超千亿元、2个以上规模超百亿元的互联网产业集聚小镇,培育30家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互联网骨干企业,推动形成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培育500家创新型互联网中小企业,推动3000家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跨界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一批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创新型“互联网 ”小镇,形成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调查
天河“互联网+”小镇:高校科研资源富集
类型:产业型
位置:小镇规划地区位于天河区,北至中山大道、南至黄埔大道、西至天府路、东至车陂路、西北延伸至华景园区。
规划: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牵头申报的“互联网+”小镇,是广州市唯一入选的产业型“互联网+”小镇。小镇总体面积约48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约926亩。以天园街道辖区为主体和基础,并纳入棠下街道的部分范围,其核心区包括天河软件园科韵分园、天河软件园华景分园、羊城创意产业园。未来3年,天河区将力争将小镇建设为一个千亿元级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互联网龙头企业达到5家,超10亿元的互联网领先企业达到20家,互联网企业总数达到600家,互联网人才达到5万人,打造全国一流的互联网产业聚集区和创新创业示范区。
现状:记者走访发现,在该小镇内,有市级以上孵化器13家,众创空间(创业苗圃)5家,包括广州创新谷、华南黑马会、微谷众创社区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贝塔空间和珞珈1893等2家创业苗圃,以及羊城创意产业园、远洋新三板企业孵化基地、天盈创意园、佳都汇孵化中心等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构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完整的孵化育成链条,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层次丰富的平台和空间。
亮点:小镇所在的区域,高校科研资源富集,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高校集聚区石牌-五山高校区,有华工、华农、华师、暨大等30多所高校和电子五所、中国电信规划院等53个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将为小镇研发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创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黄埔“互联网+电商”小镇:已建成三大园区
类型:应用型
位置:黄埔区
规划:到2018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计划培育3~4家产值超100亿的龙头企业、 100家互联网骨干企业和500家创新型互联网中小企业,加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互联网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现状:目前,位于该小镇的销售额超100亿元以上的互联网企业有2家,10亿~100亿间的企业有4家,并聚集了110多家品牌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机构。2015年,全区互联网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电商产业的体量、质量及知名度、集聚度、发展速度都在不断提升。
亮点:目前该区已建设状元谷国家电子商务园区、万科·黄埔仓以及印象黄埔(荔联宝盛电商园)等三大园区,打造黄埔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广州市状元谷公共服务平台、广州状元谷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黄埔仓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荔联宝盛电商园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大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
海珠T.I.T“互联网 创意“小镇:具备品牌展销功能
类型:应用型
位置:海珠区客村地铁站A出口的广州纺织机械厂原址
规划:赶集网负责人告诉记者,T.I.T创意园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为了响应广州市政府“退二进三”政策,几年前这里改造成创意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纺织机械厂的生态原貌和纺织工业元素同时,对原有厂房修复、部分推倒重建。园区由品牌设计区、跨界创意区、商业文化区、展示发布区、配套服务区、休闲红酒区等等功能板块组成,致力于打造一个由设计研发、流行趋势发布、新品展销、品牌推介等功能紧密结合的服装产业资源整合平台。
现状:目前在园区内经营的有西餐厅、酒吧、纺织创意坊等。58同城的调查结果显示,已进驻的企业占总招商比例的七成,其中创意类的企业有20余家。
亮点:园区除了有企业创作最时尚的服装款式,还具备品牌展销功能和高端奢侈品定制功能,为国内外知名服饰服装品牌与品牌加盟商、名家设计师、高端消费者之间搭建产品销售和体验平台。
专家视点
产业聚集是关键
合富房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指出,“互联网 ”是一个发展趋势,是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借助“互联网 ”转型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产业基础,二是要有优质的硬件和技术的支持。比如T.I.T创意园靠近琶洲电商板块,以后发展“互联网 ”有优势。现在最需要结合“互联网 ”发展的是传统行业。
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表示,发展“互联网+”小镇一般要和物流相结合,所以需要的场地较大,选择郊区较为合适,接近交通枢纽更好。在广州,产业园与孵化器一般集中在番禺、黄埔或一些更为郊区的板块。“互联网 ”小镇的场地选择可以参照这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广州目前办公产权的不动产已经很多,产业园也不少,空置率不低。所以“互联网+小镇”应该立足于盘活现有的近郊商务办公资源,而非继续大规模扩建以“互联网+”小镇为主题的近郊办公物业。
安居客互联网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互联网 ”小镇概念的提出,符合广州市新型产业转型需求,也吻合了目前大众创业的精神。后续类似南沙等区域会成为重点,因为这些区域有相对宽裕的资金和资源。发展“互联网 ”小镇,需要两个策略:第一是在定位上要明确;第二是要降低用地用房等成本,这可以和目前去库存等战略进行结合,进而促使广州市后续各类资源能够和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有效捆绑。甚至也要鼓励相关房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做此类小镇的城市运营商。
后续发展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尽量不要操之过急,而需要对引入的产业进行甄别,产业聚集是最关键的因素,否则很多小镇的开发也会沦为落后产业聚集的区域,反而背离了此类小镇的规划思路或初衷。
楼市百科咨询,请点“分答”平台:http://fd.zaih.com/tutor/591504763?from=search
投资全程顾问服务,请私信微博、微信公众号“邓浩志”
微博链接:http://weibo.com/garydens007
约稿、商业活动、采访、培训,请添加QQ:435241532(请注明具体事宜)
楼盘策划、销售代理,请致电:13760703901(邱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