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 邓浩志
商办物业去库存压力远大于住宅
其实商业、办公物业去库存压力远比住宅大。住宅市场分化严重,1、2线火,3、4线低迷,而商办物业则是无差别的集体低迷。从经营困难,租金下滑,到空置率上升,转型做公寓,再到去年的关门潮,产品滞销,库存压力问题愈演愈烈。更糟糕的是去库存利好政策多针对住宅,几乎没商办的事。
导致商办困局的原因
规划问题
项目太多,严重供过于求,地产政府形象工程偏好 土地财政依赖 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导致全国无一例外地疯狂规划、审批、建设大商办项目。
房企问题
房企投机取巧。房企愿意参与商办物业的开发,原因有三:或看中商办项目配套的住宅,或打算打擦边球搏公寓,或压根儿缺乏眼光。
电商冲击
电商冲击,不用多说,价格优势是实体店被网店打倒的核心原因;另外,国外旅游购物、代购、海淘等也分流了市场购买力。
设计落后
设计落后影响转型,旧式商业体很多层高不足、不可使用明火等,这些先天缺陷导致了改造成本太高或根本无法改造,最终无法实现转型。
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老化,大多数经营者仍扎堆在传统大品牌市场,小众市场没有充分发掘;人力、铺租等综合成本的上涨,也导致商办物业库存问题更加严重。
购买力弱
反腐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削弱了高端消费的需求。当然,反腐是一定要做的,在此只客观陈述事实,并非反对反腐。
未来趋势
商业的关门潮和写字楼的空置率都将越来越严重。这种形势将倒逼地方政府、开发商、运营商作出改变。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应该尽快减少商业项目的土地供应,缓解目前的供求矛盾,同时出台针对商业地产的融资、销售、经营政策,争取消化存量,盘活存量。
开发商
开发商:在产品上不能光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设计上要更有前瞻性眼光,可调可变可发展的商业体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运营商
运营商:降低成本;但不能只讲成本,还需在运营模式上创新,不单要通过体验店吸引人流,还要以优于网店的用户体验来争取让中端以上客户在实体店消费。
地产营销全程服务;项目前期研究及定位;私人大额不动产投资顾问,请致电:13760703901(邱先生)
约稿、采访、专题分享欢迎加入(请注明具体事宜):QQ:435241532
个人微博:邓浩志。链接:http://weibo.com/garydens007
微信公众号:邓浩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