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大势所趋

(2014-12-23 13:40:32)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大势所趋

文/邓浩志

    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央四条”放松限贷,紧接着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稳定住房消费”,关于这样的政策及导向,媒体上、舆论上看到最多的评价是“救市”,其实这样的政策体现了一个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就是去行政化。

 

过度行政化不能起到实际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作用

    房地产调控的短期目标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对广州而言,行政手段在房地产的调节体现在“五限”,既限售、限价、限购、限贷、限签,可谓将房产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限制。而实际上,过度行政化不仅不能起到实际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反而会产生房地产开发、交易环节的腐败及低效率等问题,特别是限售、限价、限签政策纯粹是为了完成年度调控的表面功夫,结果使“双合同”进入市场,增加购房者压力,影响合理购房需求,同时使签约数据失真,让人错觉房价稳定,实际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抑制毫无作用,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还是市场的供求关系。

 

过度行政化背离房地产调控终极目标

    房地产调控的终极目标是“让房价稳定下来,让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而过度的行政化背离了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目标。首先,限售、限价、限签对高端需求市场的制约并不影响中低端市场,两者面向的消费者支付能力、需求极不对等,即便迫使高端项目降价,中低端购房者依然买不起,一味地抑制高端需求只会抵制高端奢侈消费的宣泄口;其次,国家政策扶持自住型购房,扶持中端让改善阶级有改善生活的机会,二套改善购房应属合理需求范畴,限贷松绑不应单单支持首套房贷,二套也应在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方面放开;再次,通过调节高端、扶持中端,通过税收等财富调节补贴到低端市场端口上,如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低端需求,才是去行政化最好的结果。

 

去行政化大势所趋,限购也将差异化放开

    李克强总理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调节供求规模,具有自发性、及时性,过度的行政干预只会扰乱市场节奏。目前限售、限价、限贷、限签有所放开,全国限购城市仅剩北上广深及三亚。目前,一线城市的整体需求仍然旺盛,全面放开限购可能出现需求集中回归,不利于房价稳定,但一线城市各区县的房地产发展存在差异,如广州的南沙区、花都区库存量大,供需矛盾突出,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短期内虽然不能全部放开,但可选取库存量大、消化速度慢的区域,差异化放开,这是去行政化调控方向下的政策调整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