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交量下滑 大房企业绩飘红
邓浩志接受《网易财经》采访
新年伊始,各大房地产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了今年一月份的销售业绩报告,在各大城市成交量同比下滑的市场背景下,大型房企的业绩却呈现一派繁荣,去年跨入千亿俱乐部的碧桂园最为迅猛,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40.74%,万科也同比增长44.99%。
以此同时,部分上市房企已经开始加紧融资,为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做准备。
大型房企销售业绩开门红
从各大城市的销售情况来看,1月份,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415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7.1%,同比减少14.0%。受春节假期效应的影响,该成交量出现下滑,其中有23个城市成交量出现环比下跌。
上述30个典型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石家庄、青岛、南京、苏州、杭州、福州、长春、武汉、长沙、南昌、成都、兰州、贵阳、南宁、唐山、淮安、扬州、常州、莆田、泉州、惠州、东莞、茂名、九江、北海。
大型房企的销售状况却呈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碧桂园2月10日公布1月份的销售情况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当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76.7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73.4亿元及约100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0.74%及171%。
同在去年挤进千亿俱乐部的恒大地产也表现不俗,该公司2月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2014年1月份集团合约销售金额约为110.4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53.3%;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4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2%;销售均价为773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4.7%。
万科2月8日也公布了1月份的销售简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9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79%,环比增长99.39%;实现销售金额276.5亿元,同比增长44.99%,环比增长152.51%。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网易财经分析称,大型房企在2014年1月的销售业绩不错。虽然很多城市在春节效应的影响下,成交量弱化,但大型房企依然能凭借广泛的营销渠道网络,在部分城市加大蓄客力度和营销效果。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亦对网易财经表示,在春节前后开发企业推盘节奏放缓,将更多的推盘计划放到2014年春节之后,或者政策调控效果逐渐趋弱的第二季度。在大中城市,市场基本面仍然为供不应求,市场基本面没有改变,此时,品牌房企积极布局市场,抢先布局2014年楼市,甚至春节期间集体加班,以实现业绩“开门红”,一定程度上突破了2014年“春节效应”。
上市房企密集融资谋求扩张
今年开年,上市房企也在积极进行票据融资,雅居乐地產2月11日发行将于2019年到期5亿美元的8.375%优先票据;首创置业2月10日发布了10亿美元有担保中期票据及永续证券计划;绿地香港也在1月23日发行了将于2018年到期的人民币15亿元5.50厘债券。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对网易财经表示,尽管今年中国仍然“钱紧”,尽管3、4线城市住房库存有增加的压力,尽管有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调整压力。但在收入增长的背景下,对改善居住需求的增加下,在逐步放开中小城镇户籍下,中国房地产业仍将处在规模扩张阶段,所以今年会有更多房企进入千亿俱乐部,未来几年3000亿俱乐部可期。加上房地产行业越加趋于集中,开年后几大房企业绩破记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房企积极谋求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严跃进认为,大型房企都希望做行业巨头和老大,尤其在政策打压较频繁的楼市下,都希望获得更高的行业地位。这样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在市场销售份额中获得更大的比例是关键的一步。
严跃进进一步指出,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拿地。只有通过拿地补仓,才能为楼盘的供应和产品销售提供来源。而推动力是融资动作。房企在2014年的融资程度丝毫不会逊于2013年。一方面是传统的信贷资金,另一方面是包括票据、债券等融资工具。借助财务杠杆效应,房企都希望撬动2014年业绩,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但很明显,大中型房企也得鼓足干劲,毕竟金融资源也是有限的。
邓浩志表示,至于一月份成交总体的下滑,主要的原因是最近半年时间的“钱荒”了,整体资金紧张大大影响了房贷的发放从而使得成交下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