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商“以商代住”变相供应住宅,两者差别大买家要谨慎对待

(2013-05-30 16:03:28)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开发商“以商代住”变相供应住宅,两者差别大买家要谨慎对待

邓浩志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机会往往伴随着风险。万博商圈商业项目越来越多,看上去前景一片大好。但面对如此大体量的商业项目,市场有没有足够的承接力?同质化竞争会不会很激烈?很多人其实都存在疑问。

  “消费者要考虑控制风险。”邓育华表示,投资商业项目要么是自己注册公司使用,要么是出租。在市场承接力不够的情况下,物业出租不了可能就会面临空置,不但没有租金回报,还要自己承担物业管理费。“不过,投资者现在通常都不看租金回报,主要关注物业升值转手的获利空间。但这往往需要3-5年,投资者必须做好守的阶段的成本支出预算。”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认为,现在的商业项目很多,但政府还会继续不断地推商业用地。众多原本做住宅的开发商纷纷争抢商业地块,也证明住宅用地少。由于住宅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开发商或会另辟蹊径,在商业地块上推出以“类住宅”也就是公寓为主导的综合体,这已经变成了商业项目的一个新出路。同时,在限购政策下,推“类住宅”产品也是发展商规避风险的一个办法。但值得提醒的是,开发商“以商代住”供应的“类住宅”终究和纯住宅项目不同,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经营、管理、盘活等各种问题。使用成本也有很大的不同,“商业项目的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都比纯住宅要贵”。还有土地使用年限的区别,住宅用地产权是70年,而商业用地产权仅为40年。“商业项目即使做得再像住宅,也不能当住宅使用,当住宅使用也不会好用,建议大家购买这类型物业时一定要综合评估、谨慎对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