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城地标别只顾拼高度

(2012-08-23 08:36:53)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金融城地标别只顾拼高度

规划三强方案皆有摩天大楼,专家认为房地产发展靠“绅士”不靠“斗士”

邓浩志接受《南方都市报》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上周日,广州市国际金融城规划“三强”方案正式公布,3号、6号和7号三套优胜方案都强调了地标式建筑,最高建筑高度分别是600米、580米、450米。一时间,引起业内专家和市民热议。有专家指出,金融中心的地标建筑不一定非要靠高度来彰显。也有专家指出,高地标建筑对周边楼市最多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孤独的“斗士”,楼市繁荣靠的不是“斗士”而是“绅士”。

高度是为GDP服务?

对一个金融中心来说,地标性建筑为什么要以高度彰显?有建筑界人士称,金融区都爱建摩天大楼,并非钟爱摩天大楼本身,而是因为很多金融行业的高端人士都有一种对其所包含的权力的向往。

而广东中理投资顾问公司高级经济师申格联则认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完全不需要以建筑的高度取胜,只是一个城市的G P增长完全需要建筑高度来衡量。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也有类似观点。他在专家评审会上指出,城市地标不一定非得通过高度来衡量。超高层建筑不仅投资大,而且并不实用,地标也可以是纪念碑或者是其他值得纪念的建筑,天安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高度自然也少不了速度。在今年6月份的广州2012年年度土地推介会上,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关人士透露,国际金融城有5宗地列入了今年推地的“勾地”名单中,预计“打头阵”的国际金融城核心区地块,包括此次“三强”规划方案中都提出要建高楼的地方。

地标应该如何建?

如果说高度不是地标的唯一衡量标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算广州地标性建筑?

胡刚指出,如果把金融城和珠江新城作为一体来考虑,就要考虑珠江新城已有了那么多超高楼。但从优胜方案来看,未能充分考虑到金融城与珠江新城的衔接,好像是在另建一个CBD,有割裂之感。

申格联认为,广州的地标建筑应该是岭南建筑文化的缩影,一层有骑楼的特点,为雨天路人提供人性设计;顶楼有琉璃瓦和晒台,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和传统建筑风格。地标建筑还要成为整个金融城建筑的统领和中心。“现在的设计建筑个体之间没有联系没有烘托,只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没有内涵和精神,不会引起游客的共鸣和流连。”

世界上多数摩天大楼虽然表面风光无限,但多半都经历了痛苦的经济危机时期和经营困难时期。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认为,那些造型怪异的地标建筑,怪诞的设计使得标准化材料与技术大量使用,成本更是数倍地增加。所以说高大的地标建筑多半是中看不中用的。胡刚认为,金融城再造摩天楼,过几年也会被超过,造得高不一定就是地标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同时建议,建设国际金融城一定要吸取珠江新城以房地产开发启动的教训,在金融城里要合理制定用地规划,将各种配套统一布局,将金融城建设为C BD中的C BD,一个能体现新型城市化的新城区。

三强方案

3号方案

岭南岛·世界芯

最高建筑高度:

600米

6号方案:

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的新航标最高建筑高度:

580米

7号方案

金山银谷·花廊水街最高建筑高度:

450米

释疑

地标助推周边房价?

金融城虽然还在规划阶段,但三个优胜方案公布后,有不少市民就开始担心,地标建筑会助涨周边房价。但多数业内专家并不以为然。

申格联认为,高地标建筑对周边楼市最多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孤独的斗士,周边楼市的繁荣靠的不是“斗士”而是“绅士”,天河城就是一个低姿态高盈利的广州“绅士”。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地标对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会有帮助。如曾经位居广州第一高的环市东63层高楼,确实带动了环市东的发展;中信大厦也带动了天河北板块的发展。但是,随着广州地标越来越多,此次金融城地标对周边地价的提升幅度肯定大不如前。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认为,摩天大楼强化了区域的繁荣感,在一定时间内的确可以助推周边的地价和房价上涨。但长期而言,房屋价值的涨跌还得看周边配套完善和市场供求关系。

言论

我们应该理性对待高大的地标建筑,切勿过分强调形式大于功能。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有一定历史沉淀的建筑,而不一定都是新盖的摩天大楼。”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

“从节能、经济性、未来实用性等方面考虑,搞地标式超高层,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今天广州的金融城,一点也离不开地标。没有地标,金融城就会变为珠江新城的新增部分,了无新意。地标建筑,在当前,可以有效拉动土地升值,为城市经营提供动力。”

———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