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从这里燎原·外一篇

标签:
科恩夫人今日美术馆星星画会肖全 |
分类: 杂乱无章 |

袁运甫、科恩夫人、范曾合影(中央工艺美院教学楼前)。
科恩夫人的图片档案展近日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展出。
它让我又一次回想起了那个年代。谁的青春没有张狂没有放浪形骸!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破旧立新的年代。“文革”刚刚过去,一批充满活力的新青年首先在艺术领域开始了他们的探索。现在想想,我和这些先锋派青年多多少少有些缘分。虽然我们年龄上有些差距,但我有幸和这些响当当的星星.画会的一些重要成员有过近距离接触。比如雕刻家王克平、画家马德升、诗人兼艺术家严力。星星.画展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是有里程碑地位的。当然当时我只是一个跟着别人后面跑的小屁孩儿,我认识人家,人家一定不记得我。我看这些大朋友是仰视的。一是对艺术的仰视,二是对这些思想上特立独行的先锋派的仰视。因为我的专业并不是学艺术的,所以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去挑剔这些非专业的先锋派。我认为他们还是开启了当代中国艺术走向个性化、自由化的大门。尽管他们有些东西还是吸收了许多西方艺术的元素。但毕竟他们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记得大学同班同学里有个男生就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地下期刊《今天》的编纂出版人之一,当时《今天》一出版,他就拿到班里发给大家传阅。但他很少来上课,女生几乎没有人了解他。据说后因西单.民主.墙等一系列事件,他被抓,竟然学校都没让他大学毕业。
这些星星.画会的成员是不是如同点点星星之火,燎原起日后的中国文化艺术大火?也许熊熊的烈火还未燃烧起来,但我以为他们就是那些熠熠发光的小火星儿。
科恩夫人在1979年至1981年间及后来数年间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拍摄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家为主的照片万余张。本展精选出其中150多幅作品。用陈丹青的话说,科恩夫人是我们全体人第一个认识的美国人。她跟我们一起在第一时间见证了中国“文革”后艺术界所有重要的事情。雕刻家王克平也评价她为中国从艺术方面深入记录、报道艺术家创作的第一人。
王克平在北京的家中。那时他就有这么多雕刻作品了。他的雕刻作品带着只有自己才有的粗放大气的特点,且一直保持下去。
星星.画会成员王克平和他的雕刻作品。
星星.画会成员毛栗子与其作品《绳》。摄于1982年。细绳子是画上去的,你信吗?这阴影的画功了得。这题材这构思都是那个时代的叛逆。
1980年的马德升及其木刻版画作品。他也是星星.画会重要成员。当年我见到他的样子就是这样的。这张照片好像就是在他北京胡同家门口拍的。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他先去的瑞士,曾经少年狂的他扬言要征服瑞士,结果没去多久就戏称,瑞士没办法征服,因为那里根本没有人。后来从各方面消息得知,他的命运很坎坷,1992年本来就残疾的他,在美国的一次车祸中又失去了双腿,并且还在这次车祸中失去了妻子。
左起王克平、马德升、严力……
星星.画会成员严力在他的画室中。其实他的绘画生涯是比较晚才开始的,据自己称,还是受了当时女朋友的影响。严力好像挺全才,手风琴拉得很棒,会写诗,爱雕刻等等等等。
星星.画会成员黄锐。拍摄于1981年。忘记是2014年还是2015年了,我和闺女在纽约东村的一家小沙龙门前,还看到黄锐要在当晚演讲的告示。(翻拍科恩夫人照片时总有反光,所以只能是这个角度)
继“星星.美展”后,1983年马德升、黄锐、王克平等在北京新路小学办了展览,后被关闭。此照片左手为马德升,右手为王克平。
陈逸飞可是大名鼎鼎的学院派画家了。1979年陈逸飞与自己独立创作的大型作品《踱步》合影。这样独立创作的大型作品尚属首次。过去都得由国家去分派任务。
陈逸飞、汤沐黎等在《占领总统府》作品前合影。该作品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馆为纪念解放战争的胜利邀请陈逸飞和魏景山创作的。作品中的军人第一次被破烂军装、面部表情不完美地真实表现出来了。这在当时年代就是一个突破。

陈丹青等人在中央美院宿舍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孔长安与他的雕塑作品。孔长安当时是西安外院的学生,“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主要参与者之一,科恩夫人在西安拜访艺术家时的翻译。此照片摄于孔长安家中。这么说吧,孔长安一直担任科恩夫人的翻译,所以此次展览策划人就是他。
曾梵志与其作品《协和医院系列》。照片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张晓刚在画室。此次是科恩夫人90年代初又一次来中国,见到了张晓刚、曾梵志、魏光庆、王广义等新一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时拍摄。他们的作品又被科恩夫人带到了美国,与当时郑胜天在90年代圣地亚哥的工作坊的艺术家们分享。
王广义及其作品《大批判》。
上个世纪80年代有幸跟画家朋友到严力家做客,并且还拍了张彩照。右手黑白照片是严力和诗人芒克在芒克家楼门口合影。哈哈,芒克是俺家邻居。看见他家楼门口,就像看到了下放前俺家的大门。该照片是翻拍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一书中的照片。
2013年王克平木雕展在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可惜我是展馆休息日去的,吃了闭门羹。后来从他哥哥那里得到一本赠书。

原来三毛这张照片是肖全拍的。玻璃有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