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天坛

标签:
北京天坛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唱歌斋宫神乐署久违 |
分类: 亲亲祖国 |


是不是像在拍戏?这背影很有想象空间。
东西南北门都有人在地上蘸水写字,且看上去还都写得不错。老外对此很感兴趣。但似乎女性朋友写字少见,特别是年纪并不很长者。这倒是一道张扬民族文化的风景线。
哪个公园里现在都有一帮年纪不轻的人在自发地放声歌唱,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最多听说能有六七百人一起合唱。他们的歌声很感人,他们唱得也非常投入。由衷地赞一个!这些老者基本上都是北京的退休人员——在公园外围活动。
我对这位唱歌者的着装很感兴趣。结果我的拍照被他发现了,我一慌,照片没拍到另一只脚,有些遗憾。
花甲门的门礅(据说皇帝只有满60岁来祭天时,才能走这道门)。
天坛公园门票15元人民币/每人。但进去才知道,只能在园子里溜达。进到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得另外购20元/每人一张的通票,学生、老人、离退休证一律失效。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去看看久违的祈年殿——很宏伟!买这通票的差不多都是老外——外地人、外国人。
这个老外在认真地给祈年殿画速写。
原来是在拍婚纱照。在古建筑中,她的一袭衣服被衬托得很漂亮。镜头对着人家总有点心虚,否则可以构图更好。
这三个韩国孩子,一路走一路蹦,让前面的人给拍照。俺也趁机抢拍了一张。
外地旅游团不少。
燔柴炉一座,由绿色琉璃砖所砌。据说是焚烧祭天贡品用的。(印象里也没见过)
这是规模很大的斋宫外墙。(这么宏伟的建筑也木有印象)
这里需要另外购票10元/每人一张,参观斋宫和神乐署。(应该进门买一张35元的通票,就全能进去了)
斋宫是皇帝在祭天仪式之前三天进驻的地方。进到这里要吃斋饭,也就是素食,不饮酒,不作乐、忌辛辣等。但据说雍正即位后怕被人暗杀,所以在紫禁城里建了一个内斋,那些规矩在内斋里也生效,位于天坛的斋宫就成了外斋。实际上皇帝只在外斋停留四五个小时。
神乐署是专司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这里也木有印象)
天坛公园里面,如果只买15元门票的人就只能看见这样的一片一片的绿地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