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一日

标签:
京西法海寺城乡之间旅游 |
分类: 亲亲祖国 |
朋友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9月中旬以100岁高龄仙逝。十一前两天在八宝山举行了老人家的遗体告别仪式。虽说百岁老人的辞世按中国人的习俗应该算是喜丧了,但到了八宝山那地方,人只有哀伤的份儿。
从八宝山出来,很想换一种气氛,忽然怀念起久违的石景山一带,二十几年前自己曾经在那里教过六年书。
此时正是北京的好季节,正可谓秋高气爽,于是踏上了继续西征的路程,去看看离别了二十几年的学校和离学校不很远的法海寺。
虽然在京西的这所学校教了六年书,法海寺也离它并不远,但人总是这样的:凡是离得越近的地方你就越不知道珍惜,老想着有的是机会去,不着急。加之,那时的法海寺并没有正式对外开放,如果谁要是想进去,跟看门的师傅商量商量就可以把门打开让你进去看看。不曾想,法海寺就这样和我擦肩而过。
近日前往,法海寺已经正式向游人开放。
法海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1439年,四年后落成。它是由明英宗朱祁镇宠宦御用太监李童集资、宫廷工部营缮所修建,明英宗赐额曰“法海禅寺”。
法海寺现以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而闻名。此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宫廷画士官所绘作品,更是北京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
法海寺的殿堂布局据说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的。
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法海寺四进院落和保存尚好的壁画。没想到快出来了,才在20元门票的后面看到印有两行字的戳:此票参观项目不含壁画真迹。问及工作人员才知道,还要花100元人民币在上锁的大雄宝殿里才能看到壁画的真迹。刚刚看过的只是壁画的复制品。哎!复制品就复制品吧!
白皮松
法海寺位于故道首驿模式口村,北靠山,南临川,这里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它的周围既有现代化设施的九中(原来只是在一座破庙里)和新的居民区,又有很多尚未拆除的破旧平房和老旧生活设施。总之,这里的很多景象是今天的北京城难得一见的。
法海寺壁画复制品
被放置一边的供案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
圆磬佛寺法器之一
法鼓架
云板
布达拉宫壁画复制品
内蒙古某地壁画复制品
模式口中医医院
满地跑的白公鸡(脏得都成花公鸡了)
时髦的中学生
现在城里少见的煤火炉子